先说一声,最近老不更新,有个缘故呢,因为刘教授就是不想更新,哈哈哈哈。
写纯粹是个人兴趣,无涉利益。刘教授呢,既不打算当托儿,也没有把阅读量推向十万加接着融资混成花材交易平台的宏愿,因此于写作更新这件事上便有些许自由,想写便写,爱看不看。
今天写这个题目是因为很多朋友问,自己家的花园阳台一隅,虽也种花栽树,可是怎么就无论如何也没有画报上那么灵呢?废话么这不是!那是因为画报上那种是专业人士比如说刘教授做出来的啊!
虽是玩笑,却是实情。毕竟园艺非常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道明。事实上以下所谈的每一点,都可以扩写至少两三万字,因此在很短的篇幅内谈这种题目,必然会挂一漏万。
那为什么还要写?因为那些浩瀚如烟海的园艺教程,于目前大部分中国爱好者,并没有很好的针对性,因此很难被接受,更不用说是实践。特别是,对于非专业人员,翻几页就容易灰心丧气,觉得看着美奂美轮,可跟自己似乎毫无联系,还是无从着手。
有鉴于此,我在这里写些针对这一群体的,目前比较容易被理解接受的,简单有效的原则。看完要是觉得不懂,或者想深入下去,可以小窗。
本着授人以渔的想法,以下四点,都是基本原则,而非具体操作。我希望读者看完若有所悟,举一反三,而不是对着一个方案照着抄。所以友情提醒,如果你期待一个具体的操作视频之类,亲,你可以赶紧换台啦!
原则一,整体。整体整体整体。
大部分业余选手没有整体概念,对花园、阳台植栽的认识和选择,是从细节从感性层面入手的。去完地中海,想要一棵柠檬树。看完韩剧,想弄棵薰衣草。刚上完淘宝,买了一堆多肉。
有点类似女人逛街买衣服。啊这件裙子颜色多好看,买。那件领口的荷叶边好娇俏,买。这个款式和料子实在复古别致,买。满脑子就是“宝宝要穿得美美哒”。
又似很多主妇逛菜场。今朝香椿头上市,拌拌豆腐。韭菜也壮,炒炒百叶。啊呀竹笋价钱下来了嘛,烧只油焖笋。总之满脑子就是“宝宝要吃好吃哒。”
有错吗?没什么错。这是外行典型的认知和处置方式。初学者因为知识实践都不够,总是容易被细节带偏,失去全局概念。几年前我为了改行,业余时间学美术,每周六开车到上海工艺美术学院,跟一位朋友溜进画室去蹭课。最初的半年,几乎所有的素描都遇到这个问题。画着画着,开始不厌其烦地描画一缕头发,一双眼睛,看局部尚且过得去,但退后一看,整个肖像大的明暗关系一团糟。
这没什么,每个外行都是这样开始的,这也是可以学习和改进的。事实上,内行倒也不是不关心细节,但是区别在于,他们会对整体有所把握。
还举上面几个例子。
会打扮的女人看见一件可爱的裙子,不会一头扎进它可爱的细节,玩味它的荷叶边如何娇俏,而是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搭配,梳怎样的头发、穿哪双鞋,化怎样的妆面,使自己被这件衣衫映衬得宜,达到最佳效果。
在行的主妇逛菜场,同样看到香椿、韭菜和竹笋,不仅会想到可能的菜式,还会在脑海中形成一桌完整的宴席:类似前菜、主菜、配菜、甜品。假如前菜是香椿芽拌豆腐,那么韭菜再炒百叶,豆制品就重复啦,可以换作炒蛋或者炒白米虾。如此若是再添油焖笋,不仅全素,也没有个重头。于是竹笋就被用来和咸肉鲜肉做成腌笃鲜,是一道当令又压得住的主菜。至于甜品嘛,也许吃一只小小的豆沙青团。
花园、阳台的植物设计也是一样。脑海中要有整体的概念——谈到这,读者一脸懵逼:“谈吃谈穿,整体概念还大致还能有个数,植物设计的整体概念是神马啊?”
简单讲,就是,你希望这个小花园看上去什么样?高低如何错落,主次如何分别,落叶的和常绿的如何配比,观花的和观果的和观枝的和观叶的怎么搭配——谈到这,读者一脸苦逼:“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好吧,待刘教授上几个图。
很抱歉,这是一张,个人看来,很丑的图。但我相信很多人家的阳台花园就跟上边这图差不多,或者说多多少少有点类似。总之就是大大小小坛坛罐罐,养着淘换来的各色花草,沿墙根儿摆一排,买了死,死了买。
拿上面那几条标准检验一下的话,这个阳台花园看起来:
高低错落
基本不存在。事实上不仅不可能错落有致,视线都成问题。因为花盆小且低,人在室内基本啥都看不清。到了阳台上,站着坐着,还是看不清,除非蹲下来……
主次
放得过于扁平分散,基本上只能拼谁个头大。
落叶和常绿配比
好像就没考虑过这事儿……
好了,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不考虑整体,效果就一点都不灵了吧?
那么,假如换成下面这个图呢?
这是刘教授给一个朋友做的迷你菜园设计效果图。
朋友原来种的蔬菜花果,也像前面说的那样,一小盆一小盆,在阳台上堆成一排,后来我帮她重新设计整合在一起。这张图是为了给她讲解做完大概是个什么效果,因为植物不方便用软件渲染,就只好画了水彩。
再用同样的标准衡量一下:
高低错落
收起那些零零散散的花盆,换成大花缸,整个视线就会被拉高。后边支起细竹架子,缠上麻绳,让樱桃番茄一点一点攀上去,橙红色的果实就会被拔高凸显出来。前边种上叶片较大的罗勒、辅以细碎叶子的百里香和颜色夺目的可食用金盏花,高低错开,颜色对比,反差自然就出来了。离远离近,站着坐着,都能看见。尤其是坐着的时候,花叶就在身边,樱桃番茄触手可及,会有一种置身绿境的美妙感觉。
主次
堆成一排,很难有“主”,只能是一堆“次”的集合。现在改完之后,植物整合到一起,视线有了焦点,才会有主次。即便远远望去,大号的花缸和高高的竹架本身,也能吸引眼球。
落叶和常绿配比
在这个方案里并没有涉及。但我推荐可以以70%常绿,30%落叶试试。初学者一般不太会使用落叶植物,其实入秋变色,又值其他植物零落凋谢,红叶映着枯枝,常有出人意表的效果,比如南天竹。
综上,简而言之,就是说,一个植物,在你的花园里,不是一个单一的存在,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就像一条裙子之于一身打扮,一个菜之于一桌宴席。你要有清晰的整体概念,也要理解你所选的每一个植物,在完成这个整体效果时,扮演的角色和起的作用。
原则二,结构。结构结构结构。
说句实在话,虽然初学者容易被色彩缤纷的花朵和果实吸引,但那都是浮云。你的花园灵,还是不灵,八成靠的是结构,而非颜色。而大部分忽悠只能跟你讲颜色,因为相对颜色,结构要难掌握得多。
如果你不懂什么叫结构,有个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假定你现在对着一棵植物,能很容易地一句话或者聊聊几笔,描画出它的轮廓,那么这个植物算“有鲜明的结构”。比如铁树、比如芭蕉、比如鸢尾、比如琴叶榕、比如鹤望兰,比如大部分多肉。反之,如果看上去雾蒙蒙一团,你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它的轮廓,那它就“没结构”。比如百里香、比如松果菊、比如紫藤、比如茴香、比如薰衣草,比如大部分未经修剪的玫瑰。
广受喜爱的月季花期开得是热闹,可是待花期一过,如不修剪,宛如一柄破自动伞,一无可观。
结构性植物在你的花园里,至少要占整体的三成以上。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照顾非花期的效果,毕竟一年中大部分日子并不是花期。就好像一个长久关系,大部分日子不会是蜜月。没有结构性植物做支撑,花期一过,整个花园一塌糊涂,那感受仿如热恋过后发现斯人一无是处。
而判定一个花园的结构是否过关,也有个最简单的方法。你对着它,拍张照,然后转成黑白,如果黑白之后,它依然颇有客观,就算过关。反之,如果它一下变得杂乱无章,乏善可陈,那就是不及格。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即使转为黑白,鹿角漆树宽大四散的叶片,也能和笔直细长的草形成鲜明对照,这,就是佳作。
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若把阔叶植物去掉,是不是就秒变路人甲?
事实上后排的迷迭香笔直向上,还算稍具结构,若是把迷迭香也一并拿走,就再也难以吸引目光了。相反,如果拿走迷迭香,但是仍留下阔叶植物,依然是毫不逊色。
原则三,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花园无论大小,总是一笔投入,不光钱财,还有精力、爱和时间,好像经营一段感情关系,如果认真用心,总会希望效果能够持久。
有钱任性当然例外。传言《花花公子》的大股东一把年岁了,仍旧一个个超模女友换不停。老头子几年前还说呢,说是自己这辈子预备就这么浪荡下去啦。哪个小妖精要能让他老人家做了风流鬼,遗产都归她,新人小花们争奔走也。你看吧,什么长期关系,压根儿没考虑过。
园艺设计也一样。有些项目就是奔着短期效果去的,比如夏奈尔和迪奥的秀场设计。
夏奈尔秀场,图片来自网络
迪奥秀场,图片来自网络
但大部分的花园——如果你真心喜爱花园的话,就像大部分认真的感情一样,是需要将“时间”这一纬度纳入考虑的,而这通常也会是其中最有魅力的部分。
当你怀着珍重之心爱护它希望长长久久的时候;当你懂得在不同的阶段欣赏它的变化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给予的回馈也如此丰沛:随四时更替清简有时,繁盛有时,灾病有时,茁壮有时。渐渐地,花园同你之间,生长出一块温柔芬芳的,叫做“我们”的东西来。
不过呢,园艺当中,涉及时间的内容非常多,比如维护,比如控制生长速度和高度,比如四季的变换,比如轮种。既然此番讨论的是视觉效果,那就讲四季变换吧。
我这儿有个简单可行的法子。你可以做一张表,行写上你种的所有植物,列则以12月为期,然后根据每个月植物的变化,在每个格子里填上相应的颜色,标上主要的观赏部分,比如花、叶、果、枝……
植物设计季节变化图,图片来源:刘蓓庆
这样一来,当你看每一列的时候,就相当于时间凝固在了那个季节,那个月份。比如在这张表里,你会看到这个花园最热闹的时候是初秋,彼时波纹鼠尾草的紫色花穗尚未凋谢,而爬山虎已经开始变红,金枫也开始染上黄色,这些颜色都被络石的墨绿色压住。同时苏铁作为结构性植物在画面中作支撑。
按照这个设计表,做出来的实际效果是什么样呢?看下面的实景照!
墨尔本南区某私人花园,图片来自网络,对应的植物大致上就是上表中那些
现在问你,如果想知道到了12月是怎样一番情景,该怎么办呢?看表格中最后一列。想必届时苏铁依然可以支撑整个结构。络石藤是常绿的,可以过冬,虽然清香的小白花已经凋落,但经过一个盛夏,可能已经能爬满半面墙。金枫的叶子虽落了,可是枝干的线条优美,又是另一种结构。因此不问而知,12月这个花园效果,也是不会太差的。
用这个方法,你便可以“先知先觉”地预判所选的植物在不同季节的样子和组合,成竹在胸了。
原则四,自我。自我自我自我。
听起来开始务虚开始忽悠了是吧?然而并没有。自我其实是园艺和其他艺术当中最关键也最困难的一点。
你的花园,必须是“你的”,它服务于你,它被你照顾也照顾你,它表达你自己。见到它的人,应该有这种感觉:“唔,一看就觉得是你的花园,正如你本人。”如果仅仅是:“啊呀这个花园美美哒”,那你仅仅只是出师而已。
我学画的时候,常做色阶训练,就是把彩色的画,用黑白油画颜料重新画一遍。相当于对着彩照画成黑白照,以理解结构,理解颜色不同的灰度和明度。例如,原画中的头巾是蓝色,转为黑白后变成灰色。在头巾这个局部,只要灰度和明暗关系正确,其实可以是任何颜色。换句话说,这头巾可以是紫色,可以是红色,可以是任何颜色。那为什么作者画成蓝的呢?也许换一个作者会画成红的?在这个正确的灰度和明暗关系之下,选取哪个颜色,取决于作者的趣味、修养和当下那一刻的情绪和语境。
同理,刘教授和其他一切园艺教程可以教给你的,只是将千千万万彩色的画转为黑白,帮助你提炼原则。而至于这片灰色最终还原成什么颜色,那是你自己的课题,将要经由你的悟性和练习,去自己创造的。
刘蓓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