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不安全感
当下宏观环境里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也在盈亏边缘游走,在项目执行沟通过程中可非常强烈感受到企业业主们对未来发展的不安全感,结合时下热度未消的“大数据”概念,想到了网上看到的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头小猪,自打出世以来就在猪圈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生活,每天会来一些站立行走的生物,时不时扔一些好吃的进来,小猪觉得日子惬意极了。它高兴了就去泥里打滚,忧伤了就趴在猪圈的护栏上看夕阳西下,春去秋来,岁月不争。经过数百天的大数据分析,小猪觉得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直到他从小猪长成了肥猪……在春节前的一个下午,一次血腥的杀戮改变了猪的信念:大数据都是骗人的啊……
这几年来几乎所有的企业高层甚至中基层职员都言必称“数据整合”、“数据挖掘”,在参与企业管理沟通的过程中常可见企业高层要求下属在汇报工作时铺陈密密麻麻的数据列表,表面看起来该企业似乎己走上“数据化管理”康庄大道,但从第三方视角观察,汇报者与被汇报者都似懂非懂,都不过还是在”有数据无分析”的老路上转圈圈。企业一方面认知到数据对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作用,另一方面又无法从当下烟波浩渺的数据海洋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支持,正是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态写照。
在商业环境下,任何概念和观点的炒作热销,背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泡沫因素。所谓“数据决定一切论”也不例外,要正确的认识并掌握这一技术工具,须冷静下来思考哪些方面可为我所用,哪些方面则仅能作为观点参照。比如在淘宝买螺丝刀,买过一把后再登录上去便满屏都是螺丝刀的推荐,实际上一把螺丝刀会用很久,数据的跟踪虽然准确,但客户体验却并非很好,这实际上就是“数据污染”的例子。而时下常见的电商平台各店家为提升店铺等级竞相刷单冲钻最终导致进驻商家怀疑电商平台的数据真实性其实也体现出“运用”与“污染”正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应用到企业管理方面,特别是“传统行业+互联网”类型的中小企业,数据平台作为技术手段可在提高客户需求识别准确度、提高订单响应效率、体现经营管控水平等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作为市场未来需求变化预测还是用于企业发展规划的指引,都鲜见可验证的良好运用的案例。毕竟就数据质量而言,各大数据平台对核心价值数据的保护是密不透风的,一般会员企业能看到的数据正如李彦宏所说:“传统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到来时,都觉得大数据很值钱,但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很多数据基本都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作为发展过程中的中小企业,更多的应把重点放在如何识别真正对自身经营提升有价值的数据并参照进行有效的分析、检讨与改善实施的执行过程上,总而言之,还是要回归到“PDCA”的核心管理行为上。
中小企业业主们的“不安全感”,更多的是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大数据”概念热销的背景下,很多管理者寄希望于通过对一些过往数据的整理“预测”企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反而忽视对企业内部规范化管控环境的建设及自身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提升,实在属于“缘木求鱼”的行为。对于如何在变化日趋快速剧烈的环境下实现持续经营发展,作为专业咨询机构不妨提出以下意见参考。
作为企业业主或高层管理者,在任何时侯须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思考,持续提升个人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建立企业经营的系统化管理思维,深刻思考、提炼、丰富企业核心竞争力,梳理明晰的内部经营控制脉络,高效管控资源与风险,涨潮时逐潮而上开疆拓土,退潮时应对有序柳暗花明。
合理利用数据资源,结合行业环境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主动“迎接变化、拥抱变化”,在多个平台与场合展现核心竞争力的深度并进行横向延伸。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对于“大数据”概念,主要应用于经营决策、智能推荐、定向营销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目前尚无法承担预测未来的“水晶球”的角色。对企业发展的未来,更多的应“以自变应万变”,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向精细可控方向提升,提升执行力与系统化程度,自然在应对各种不可控因素时有更多转身的余地。
您身边的绩效专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