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7:天目山常见木本植物
熟悉天目山常见的56种木本植物;
知晓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园林景观应用;
虽然在高一高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掌握多种的园林常见植物,但是,一旦当我们近距离走进天目山,我们却会变得茫然而不知所措。因为天目山上有着几百种的植物,然而,在我们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呢?如何识别他们呢?你知道它们在园林应用中,又有哪些应用呢?下面,就让我们近距离走进天目山,来一起开展天目山的木本植物学习吧。
任务一:熟悉天目山常见的木本植物
1.Euscaphisjaponica省沽油科野鸦椿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约3米。小枝及芽棕红色,枝叶揉碎后发恶臭气味。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1,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厚纸质。圆锥花序顶生;花黄白色,直径约5毫米;蓇葖果,果皮软革质,紫红色。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2.Ginkgobiloba银杏科银杏属
落叶乔木,叶扇形,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15)厘米,具叉状脉。
3.Camelliaoleifera山茶科山茶属
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粗毛。叶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而有钝头,有时渐尖或钝,基部楔形,长5-7厘米,宽2-4厘米,有时较长,上面深绿色,发亮,中脉有粗毛或柔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中脉有长毛,侧脉在上面能见,在下面不很明显,边缘有细锯齿,有时具钝齿,叶柄长4-8毫米,有粗毛。花顶生,近于无柄,花瓣白色,5-7片,倒卵形,长2.5-3厘米,宽1-2厘米,有时较短或更长,先端凹入或2裂,基部狭窄,近于离生,背面有丝毛,至少在最外侧的有丝毛
4.Sabinachinensis柏科圆柏属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3.5米;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形成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形成广圆形的树冠;树皮灰褐色,纵裂,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状弯曲,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四棱形,径1-1.2毫米。
5.Cinnamomumcamphora樟科樟属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
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基生侧脉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侧脉及支脉脉腋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内常被柔毛;叶柄纤细,长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
6.Cudraniatricuspidata(Carr.)Bur.exLavallee桑科柘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略具棱,有棘刺,刺长5-20毫米;冬芽赤褐色。叶卵形或菱状卵形,偶为三裂,长5-14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表面深绿色,背面绿白色,无毛或被柔毛,侧脉4-6对;叶柄长1-2厘米,被微柔毛。雌雄异株,聚花果近球形,直径约2.5厘米,肉质,成熟时桔红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7.ActinidiachinensisPlanch.猕猴桃科猕猴桃属
大型落叶木质攀缘藤木,高7-8m。叶圆形、卵圆形或倒卵形,下面密生灰棕色星状绒毛。果大,常为卵形或长圆形,幼时密生棕色长毛,成熟时脱落或不脱落。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垂直分布可达海拔m。中华猕猴桃是中国特有的藤本果种,因其浑身布满细小绒毛,很象桃,而猕猴喜食,故有其名。
8.Zanthoxylumplanispinum芸香科花椒属
灌木,枝光滑;皮刺对生,基部扁宽。小叶3—5或7,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叶轴及总柄有宽翅和皮刺。花黄绿色;雄花的花被片6—8,一轮,雄蕊6—8;雌花心皮2—4,花柱略侧生,成熟心皮1—2。效果红色,表面有粗大凸起的油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产各地,生于山坡、丘陵的丛林或荒草中;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
9.Ardisiajaponica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紫金牛直立茎长达30厘米,稀达40厘米,不分枝,幼时被细微柔毛,以后无毛。叶对生或近轮生,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习见于海拔约米以下的山间林下,荫湿的地方。紫金牛全株及根供药用,治肺结核、咯血、咳嗽、慢性气管炎效果很好;为中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也是常见的花卉。花期5-6月,果期11-12月,有时5-6月仍有果。
10.Phoebespp.樟科桢楠属
常绿乔木,高达60米,胸径5米。幼枝和幼叶密生褐色绒毛。单叶互生,革质,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8~24厘米,宽4~9厘米,先端短尾尖,偶为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幼时脉上有细毛,后渐脱落,下面灰绿色,脉上密被棕色细毛,网状脉凸起。圆锥花序腋生,密被淡棕色绒毛;花两性;花被6裂,长约3毫米,两面有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外向瓣裂。核果卵圆形,长约8毫米,基部为宿存的杯状花被管所包被;果柄有绒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
11.Buddlejalindleyana马钱科醉鱼草属
灌木,高1-3米。茎皮褐色;小枝具四棱,棱上略有窄翅;幼枝、叶片下面、叶柄、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均密被星状短绒毛和腺毛。叶对生,萌芽枝条上的叶为互生或近轮生,叶片膜质,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11厘米,宽1-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全缘或具有波状齿,上面深绿色,幼时被星状短柔毛,后变无毛,下面灰黄绿色;侧脉每边6-8条,上面扁平,干后凹陷,下面略凸起;叶柄长2-15毫米。穗状聚伞花序顶生,长4-40厘米,宽2-4厘米;苞片线形,长达10毫米;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3.5毫米;花紫色,芳香;花萼钟状,长约4毫米。果序穗状;蒴果长圆状或椭圆状,长5-6毫米,直径1.5-2毫米,无毛,有鳞片,基部常有宿存花萼;种子淡褐色,小,无翅。花期4-10月,果期8月至翌年4月。
12.Camptothecaacuminata蓝果树科喜树属
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抗癌、清热、杀虫之功效。常用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膀胱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外用于牛皮癣。临床上多提取喜树碱用。
13.Sapindus无患子科无患子属
无患子,别名:木患子(本草纲目),油患子(四川)苦患树(海南),黄目树、目浪树(台湾),油罗树、洗手果,其他地方名:搓目子、假龙眼、鬼见愁等等。无患子落叶乔木,枝开展,叶互生;无托叶;有柄;圆锥花序,顶生及侧生;花杂性,花冠淡绿色,有短爪;花盘杯状;花丝有细毛,药背部着生,两性花雄蕊小,花丝有软毛。核果球形,熟时黄色或棕黄色。种子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14.Sapiumsebiferum(L.)Roxb.大戟亚科乌桕属
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的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中脉两面微凸起,侧脉6-10对,纤细,斜上升,离缘2-5毫米弯拱网结,网状脉明显;叶柄纤细,长2.5-6厘米,顶端具2腺体;托叶顶端钝,长约1毫米。
15.Sinocalycanthuschinensis腊梅科夏腊梅属
夏腊梅多生于海拔~米的山坡或溪谷膜质,叶对生,卵圆形至倒卵形,长18-26cm,宽11-16cm,全缘或具不整齐细齿。花单生于当年嫩枝顶端,夏季开花,直径5~7cm,花被二型,外轮12-14片,呈花瓣状,白色至粉红色,边缘紫红色;内部花被片9~12枚,呈副冠状,肉质较厚,淡黄色,腹面基部散生淡红色斑纹,无香气。瘦果矩圆形,长1-1.5cm,深褐色,疏被白色茸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
16.VacciniumbracteatumThunb.杜鹃花科越橘属
乌饭树又名南烛,古称染菽。属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多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因人们有每年阴历三月初三用其叶蒸乌饭食用而得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生范围较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是不可多得的制作盆景、盆栽的优良素材。繁殖多以扦插和播种为主。
17.Euonymusalatus卫矛科卫矛属
卫矛,又叫鬼箭羽、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全年可采,割取枝条后,除去嫩枝及叶,晒干。或收集其翅状物,晒干。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之功效。卫矛(原变种),灌木,高1-3米;小枝常具2-4列宽阔木栓翅;冬芽圆形,长2毫米左右,芽鳞边缘具不整齐细坚齿。叶卵状椭圆形、窄长椭圆形,偶为倒卵形,长2-8厘米,宽1-3厘米,边缘具细锯齿,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1-3毫米。
18.
别名,华瓜木、白龙须、木八角。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3-5m,稀达15米。胸高直径20厘米;小枝略呈“之”字形,幼枝紫绿色,无毛或稀疏的疏柔毛,冬芽锥形,生于叶柄的基部内,鳞片细小。叶纸质,近圆形或椭圆形、卵形,顶端尖锐或钝锐,基部两侧常不对称,一侧微向下扩张,一侧向上倾斜。叶互生。
19.壳斗科栎属
珍稀树种,落叶乔木,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小枝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绒毛;冬芽卵状圆锥形,芽长4-6毫米,芽鳞多数,被疏毛。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长7-15厘米,宽3-8厘米,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窄圆形,叶缘具波状锯齿或粗钝锯齿,幼时两面被灰黄色星状毛,侧脉每边8-12条,叶背支脉明显;叶柄长3-5毫米,被棕黄色绒毛。
20.
原产中国。性喜阳光,也较耐阴,耐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属茜草科、六月雪属。常绿小灌木。株高三尺,枝条纤细,成株分枝浓密。花小而密,树型美观秀丽,适于盆栽或作盆景。叶极小,卵圆形,全绿,亦有叶绿镶嵌乳白色品种。花白色,漏斗形,花期夏季,盛开时如同雪花散落,故名“六月雪”。
21.
板栗是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7-9种。
大部分种类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栗树的的果实都可以食用;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10-30厘米长,4-10厘米宽,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22.
(学名: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属常绿乔木。树冠广卵形,小枝扁平,排列成1个平面。叶小,鳞片状,紧贴小枝上,呈交叉对生排列,叶背中部具腺槽。雌雄同株,花单性。雄球花黄色,由交互对生的小孢子叶组成,每个小孢子叶生有3个花粉囊,珠鳞和苞鳞完全愈合。球果当年成熟,种鳞木质化,开裂,种子不具翅或有棱脊。
23.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侧脉5-7对,边缘有锯齿,叶柄长3-8毫米,无毛。花1-3朵腋生,白色,花柄长4-6毫米,有时稍长;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阔卵形至圆形,长3-4毫米,无毛,宿存;花瓣5-6片,阔卵形,长1-1.6厘米,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雄蕊长8-13毫米,基部连生1-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先端3裂,裂片长2-4毫米。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24.
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达2.5米;树皮幼时黄绿色,平滑,老时变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顶芽大,椭圆形,长达1.4厘米,直径0.9厘米,芽鳞近圆形,外面密被黄色绢毛。枝条粗壮,近圆柱形,多少具梭角,无毛,初时带红色,干后变黑色。叶互生,聚集于枝顶,卵形或倒卵形,长9-18厘米,宽6-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裂,裂片先端略钝,坚纸质,上面绿色,晦暗或略光亮,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或下面尤其是沿脉网疏被短硬毛,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中脉、侧脉及支脉两面稍明显,最下方一对侧脉对生,十分发达,向叶缘一方生出多数支脉,支脉向叶缘弧状网结;叶柄纤细,长2-7厘米,鲜时常带红色,腹平背凸,无毛或略被短硬毛。花序顶生,先叶开放,长4-5厘米,多花,具梗,梗长不及1厘米,与序轴密被棕褐色柔毛,花黄色,果近球形,直径达8毫米,成熟时蓝黑色而带有白蜡粉,着生于浅杯状的果托上,果梗长1.5-2厘米,上端渐增粗,无毛,与果托呈红色。花期3-4月,果期5-9月。
25.
高1-3米的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或淡褐灰色,幼嫩部分常被短柔毛,枝,叶有腥臭气味,嫩枝暗紫红色或灰绿色,髓部大,常中空。叶薄纸质,全缘或上半段有细钝裂齿,下半段全缘,大小差异较大,同一枝条上有长达15厘米,宽6厘米,也有长约4厘米,宽2厘米,倒卵形或椭圆形,中部或中部以上最宽,两端急尖或基部渐狭尖,嫩叶背面被疏或密长柔毛,叶面中脉及侧脉被短毛,中脉在叶面略凹陷,散生半透明的细油点;叶柄长3-8毫米。花期4-5月,果期9-11月。
26.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Bunge)漆树科黄连木属
落叶乔木,高达25~30m;树皮裂成小方块状;小枝有柔毛,冬芽红褐色。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对,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cm,全缘,基歪斜。花小,单性异株,无花瓣;雌花成腋生圆锥花序,雄花成密总状花序。核果球形,径约6mm,熟时红色或紫蓝色。喜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和烟的抗性较强;深根性。抗风力强,生长较慢,寿命长。枝密叶繁,秋叶变为橙黄或鲜红色;雌花序紫红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观;宜作庭荫树及山地风景树种。木材坚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种子可榨油。中国黄河流域至华南、西南地区均有分布。
27.檵木(Loropetalumchinensis(R.Br.)Oliv.)金缕梅科檵木属
通常为灌木,稀为小乔木,高达12米,径30厘米;小枝有锈色星状毛,叶革质,卵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钝,不等侧,上面略有粗毛或秃净,干后暗绿色,无光泽,下面被星毛,稍带灰白色,侧脉约5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全缘。
28.交让木(DaphniphyllummacropodumMiq)交让木科虎皮楠属
常绿乔木,高4-10米或更高。单叶互生而丛生于枝端,常于新叶开放时,老叶全部凋落,因有“交让”木之称;花小,淡绿色,成短总状花序,雌雄异株;雄花不具花被而有长梗,雄蕊8-10,花丝短;雌花有花被片8-10,子房2室,柱头上密生深红色柔毛,花后变黑色。核果长椭圆形,黑色,外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花期3-5月,果期8-10月。4--5月间,开深黄色小花,雌雄异株。果实为椭圆型。因树冠及叶柄美丽,亦可庭院栽培观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树皮有毒,煎汁可作驱虫药,动物食后可致死。
29.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Hance)忍冬科接骨木属
属落叶灌木,高达4米。茎无棱,多分枝,灰褐色,无毛。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偏斜阔楔形,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密集成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花萼钟形,5裂,裂片舌状;花冠辐射状,45裂,裂片倒卵形,淡黄色;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上,较花冠短;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浆果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生于海拔-1米的山坡、灌丛、沟边、路旁、宅边等地。
30.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Nelson)Rehd.)松科金钱松属
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1.7米;树干通直,树皮粗糙,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枝平展,树冠宽塔形;一年生长枝淡红褐色或淡红黄色,无毛,有光泽,二、三年生枝淡黄灰色或淡褐灰色,稀淡紫褐色,老枝及短枝呈灰色、暗灰色或淡褐灰色;矩状短枝生长极慢,有密集成环节状的叶枕。叶条形,柔软,镰状或直,上部稍宽,长2~5.5厘米,宽1.5~4毫米,先端锐尖或尖,上面绿色,中脉微明显,下面蓝绿色,中脉明显,气孔带较中脉带为宽或近于等宽;长枝之叶辐射伸展,短枝之叶簇状密生,平展成圆盘形,秋后叶呈金黄色
31.金樱子(RosalaevigataMichx.)蔷薇科蔷薇属
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幼时被腺毛,老时逐渐脱落减少。小叶革质,通常3,稀5,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6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尾状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32.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榆科榉属
落叶乔木,高达25m。树冠倒卵状伞形。树干通直,一年生枝密生柔毛。叶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近圆,桃形锯齿排列整齐,侧脉10~14对,上面粗糙,下面密生灰色柔毛,叶柄短。坚果、径约4mm,歪斜且有皱纹。花期3~4月;果熟期10~11月。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叶互生、椭圆状卵形、单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坚果小、球形,木材坚实,分布于中国、日本。
33.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Lindl.)Schott.)壳斗科锥属
高稀达15米,胸可达50厘米,树皮浅纵裂,枝、叶二列均无毛。通常一侧略短且偏斜,叶片革质,花序轴无毛,雄穗状花序通常单穗腋生,壳斗有坚果偶有2-3个,近圆球形,顶部短尖,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4-5月开花,10-11月开始结果成熟。分布中国长江五岭以北各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也能耐阴
34.七叶树,拉丁学名AesculuschinensisBunge(《FloraofChina》),英文名:ChineseHorseChestnut,中文别名:梭椤树七叶树是无患子目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聚伞圆锥花序组落叶乔木,七叶树种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涩,需用碱水煮后方可食用,味如板栗。也可提取淀粉。木材细密可制造各种器具,种子可作药用,榨油可制造肥皂。七叶树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35.青钱柳
青钱柳,(拉丁文名:Cyclocaryapaliurus.)别名:摇钱树、麻柳,青钱李、山麻柳、山化树。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我国南方多省均有发现,多以零星分布。青钱柳乃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青钱柳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医学界的第三棵树。人们知道,医学界的第一棵树——柳树,产生了阿司匹林,消炎杀菌、抗血栓,揭开了人类健康史的第一次变革。继心脑血管、癌症、肿瘤之后,高血糖现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这时人们发现了青钱柳,并将其芽叶炮制成青钱柳茶。
36.忍冬(学名:LonicerajaponicaThunb.)(名医别录),别称:金银花(本草纲目),金银藤(江西铅山、云南楚雄),银藤(浙江临海、江苏),二色花藤(上海),二宝藤、右转藤(四川),子风藤(浙江丽水),蜜桷藤(江西铅山),鸳鸯藤(福建),老翁须(常用中草药图谱)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带叶的茎枝名忍冬藤,供药用。亦作观赏植物。中国大部分地区多有分布,不少地区已栽培生产,其中以河南、山东所产最为闻名。日本和朝鲜亦有出产。忍冬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金银花”一名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文献沿用已久,已收入中国药典。此外,尚有“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双宝花”等药材名称。
37.三叶木通(学名:Akebiatrifoliata):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果树,俗称九月炸、八月瓜。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藤、果实、种子均可入药。原产中国和日本,中国分布在山东、河北、山西以南地区,河南产于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桐柏山,生长于海拔米至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地沟谷边疏林或丘陵灌丛中。
38.山合欢,落叶乔木,小枝棕褐色。2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2~3对,小叶5~14对,线状长圆形,顶端圆形而有细尖,基部近圆形,偏斜,中脉显著偏向叶片的上侧,两面密生灰白色短柔毛,全缘。头状花序,萼片5,花瓣5,在中部以下合生,雄蕊多数,2~3个生于上部叶腋或多个排成顶生伞房状;花丝白色、细长。荚果扁平、带状、深褐色;种子4~12颗。花期6~7月,果期8~10月。生于溪沟边、路旁和山坡上。
39.山胡椒,别名牛筋树、假死柴、野胡椒、香叶子、拉丁文名Linderaglauca(Sieb.etZucc.)Bl.樟科、山胡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6米。生于丘陵、山坡的灌木丛或疏林中。树皮灰白色,嫩枝带红色。单叶互生,阔椭圆形至倒卵形,全缘,下面粉白色,密生灰色细毛。伞形花序腋生,花黄色。核果球形,成熟时黑色。夏、秋采叶,秋采果,根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中国南部及山东、陕西各省均有分布。40.杉树的树干纹理直,结构细致,材质轻柔,耐腐防蛀,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造船、家具等方面。中国的建材有四分之一是杉树。原产北美的巨杉,俗称“世界爷”,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生物。美国加利福尼亚红杉国家公园中的一株巨杉,高83米,树干直径10米,重约吨,相当于只非洲象的总体重。它的树龄约为年。最高的巨杉树干达米,中部径达12米。
41.Liriodendronchinense
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Tulip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42.Torreyagrandis红豆杉科榧树属
别名香榧、野榧、羊角榧、榧子,常绿针叶乔木。高达25m,胸径2m。树干挺直,大枝开展,树冠广卵形。树皮灰褐色,浅纵裂;雌雄异株,罕同株,花期4月;种子椭圆形或长卵圆形,外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微具纵棱,一端钝圆,具一椭圆形种脐,色稍淡,较平滑,另端略尖。种皮坚而脆,破开后可见种仁1枚,卵圆形,外胚乳膜质,灰褐色,极皱缩,内胚乳肥大,黄白色,质坚实,富油性。气微,味微甜涩。炒熟后具香气。
43.Liquidambarformosana金缕梅科枫香属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最大可达1米,树皮灰褐色。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产中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亦见于越南北部,老挝及朝鲜南部。树脂供药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叶及果实亦入药,有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功效。木材稍坚硬,可制家具及贵重商品的装箱。
44.枫杨
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DC),别名:白杨、大叶柳、大叶头杨树等。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幼树树皮平滑,浅灰色,老时则深纵裂;小枝灰色至暗褐色,具灰黄色皮孔;芽具柄,密被锈褐色盾状着生的腺体,叶多为偶数或稀奇数羽状复叶。枫杨喜光,略耐侧荫,幼树耐荫,耐寒能力不强,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枫杨树冠宽广,枝叶茂密,生长迅速,是种常见的庭荫树和防护树种。而且树皮还有祛风止痛,杀虫,敛疮等功效。
45.桂花Osmanthusfragrans木犀科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46.Elaeagnuspungens胡颓子科胡颓子属
别名: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柿模、三月枣、羊奶子,拉丁文名: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顶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具光泽,干燥后褐绿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1]果熟时味甜可食。根、叶、果实均供药用,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胡颓子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萜类、生物碱、黄酮等;药理活性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质氧化、抗炎镇痛、免疫等。
47.Indocalamuslatifolius(Keng)Meclure的叶。
灌木状竹类。竿高可达2m,直径0.5~1.5cm;节间长5~22cm,微有毛,尤以节下方为甚;竿箨宿存,质坚硬,背部常有粗糙的棕色小刺毛,边缘内卷,且有纤毛;箨舌截平,鞘口顶端有长1~3mm流苏状遂毛;小枝顶端有1~3叶片;叶片长10~40cm,宽1.5~8cm。较耐寒,喜湿耐旱。产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
48.榔榆
榔榆(拉丁学名:UlmusparvifoliaJacq)别称:小叶榆。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树皮斑驳,枝叶细密,在庭院中孤植、丛植,或与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适。也可选作矿区厂绿化住宅树种。榔榆木树坚硬,可供工业用材;茎皮纤维强韧,可作绳索和人造纤维;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叶制土农药,可杀红蜘蛛。
49.Swidamacrophylla
乔木,高3-15米,稀达20-25米;幼枝粗壮,灰绿色,有稜角,老枝圆柱形,疏生灰白色椭圆形皮孔及半环形叶痕。叶对生,纸质,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稀近于椭圆形。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红色,花白色,有香味;花萼裂片4,宽三角形;花瓣4,舌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核果近于球形,成熟时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南部、山东南部、台湾、西藏以及长江以南各省区。
50.Cryptomeriafortunei
又名长叶孔雀松。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2米多,树冠狭圆锥形或圆锥形;树皮红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状脱落;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叶钻形略向内弯曲,先端内曲,四边有气孔线,长1-1.5厘米,果枝的叶通常较短,幼树及萌芽枝的叶长达2.4厘米,四面有气孔线。可作观赏植物,也可药用。
51.
麻栎,又名青冈、橡椀树,拉丁文名:QuercusacutissimaCarruth.壳斗科、栎属植物,产于我国辽宁南部、华北各省及陕西、甘肃以南。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较多。垂直分布自云南海拔m至山东海拔m以下山地或丘陵,常与枫香、栓皮栎、马尾松、柏树等混交或成小面积成林。
52.
毛竹,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毛竹杆高,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毛竹林面积大、分布广、经济价值较高,生产潜力很大,发展毛竹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53.木荷
木荷(拉丁学名: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是山茶科木荷树属大乔木,高25米,嫩枝通常无毛。喜光,幼年稍耐庇荫。其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木荷既是一种优良的绿化、用材树种,又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抗火、难燃树种。木荷为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树干通直,材质坚韧,结构细致,耐久用,易加工,是纺织工业中制作纱绽、纱管的上等材料;又是桥梁、船舶、车辆、建筑、农具、家具、胶合板等优良用材,树皮、树叶含鞣质,可以提取单宁。木荷是很好的防火林种。
木荷因有大毒不可内服。外用:捣敷患处。用于攻毒,消肿。主疔疮;无名肿毒。
54.南天竹
南天竹,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拉丁文名:Nandinadomestica.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
55.女贞
女贞(学名:Ligustrumlucidum)别称冬青等,为木犀科女贞属常绿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灰色或紫红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
女贞为亚热带树种,枝叶茂密,树形整齐,是常用观赏树种,可于庭院孤植或丛植、行道树、绿篱等。女贞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能耐-10℃左右低温,是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乡土树种。主要分布江浙、江西、安徽、山东、川贵、两湖、两广、福建等地。采用播种、扦插、压条法繁殖。叶可蒸馏提取冬青油,用于甜食和牙膏等的添加剂。成熟果实晒干为中药女贞子,性凉,味甘苦、可明目、乌发、补肝肾。
56.朴树
朴(pò)树(拉丁学名:CeltissinensisPers.)荨麻目落叶乔木;树皮平滑,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叶互生,叶柄长;叶片革质,宽卵形至狭卵形,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三出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花杂性(两性花和单性花同株),当年枝的叶腋;核果近球形,红褐色;果柄较叶柄近等长;核果单生或2个并生,近球形,熟时红褐色;果核有穴和突肋。
分布于河南、山东、长江中下游和以南诸省区以及台湾;越南,老挝也有。根皮入药,治腰痛、漆疮。[1]
朴树叶质较厚,阔卵形或圆形,中上部边缘有锯齿;三出脉,侧脉在六对以下,不直达叶缘,叶面无毛,叶脉沿背疏生短柔毛。园林朴树主产地在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等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