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茎常丛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
圆锥花序直立,长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径6-7毫米;萼片多轮,外轮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向内各轮渐大,最内轮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4.2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圆钝;雄蕊6,长约3.5毫米,花丝短,花药纵裂,药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果柄长4-8毫米;浆果球形,直径5-8毫米,熟时鲜红色,稀橙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
诗词赏花: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修睦《落叶》
生长习性:
南天竹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容易养护。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可多施磷、钾肥。生长期每月施1~2次液肥。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枝叶老化脱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茎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复到1m高,并且树冠丰满。
常绿灌木。土壤。花期5-7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也多栽于庭园。强光下叶色变红。适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
趣说花草:
南天竹的果实是一串串红彤彤的浆果,在路上见到了流口水的小伙伴需要注意啦!南天竹全株皆具毒,医院了!所以必须抵得住诱惑!
植物文化:
南天竹因为株形优美、容易养护,一直是一种受欢迎地园林植物,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经常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作为路边的绿化植物,也会随季节变色,是很好的装饰。
植物养护:
南天竹是一种比较容易养护的植物,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夏季要记得及时遮阴,以免造成南天竹的枯死。
植物趣闻:
南天竹名字里有个“竹”字,但它和竹子没啥关系。它是常绿小灌木,夏天是绿色的,到冬天会变成红色。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湿热黄疸、胃肠炎、尿路感染、眼结合膜炎、咳嗽、喘气、百日咳、食积、腹泻、尿血、腰肌劳损。
《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止喘,兴奋强壮。"根、茎:清热除湿,通经活络。用于感冒发热,眼结膜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
果:苦,平。有小毒。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哮喘,百日咳。
用法用量:根、茎15~50克;果3钱。
注意禁忌,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中毒症状为兴奋,脉搏先快后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昏迷等。
植物小百科:
拉丁名:Nandinadomestica小檗科Berberidaceae·南天竹属Nandina别名:南天竺、天竹、天竹子、天竺、天竺子
拍摄地点:
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