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统庭园又称和風庭園,常置于日本寺院、实业家宅邸、政治家宅邸,或公共绿地及公园的设计中。
日本庭园是依循日本神道、佛教或禅宗中自然与人的关系之哲学所创造的庭园。具有简单、不对称、内涵丰富的设计特色。日本庭园中通常包括桥梁、岩石、踏脚石、有耙纹的砂砾地、茶亭以、石灯笼,以及修剪过的各类常绿树木、盆景等景观元素,营造出一个冥想与沉思的花园环境。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一.日本庭园历史
日本庭园源自中国秦汉文化,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和象征内涵在日式庭园中也可感同身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文人园林的过渡,再到内敛的日式冥想空间和禅文化体现,日本园林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01.奈良、平安时代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这一时期日本的首都迁往平安京,那里水源、土石、草木等造园材料丰富,为发展园林艺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日本数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从中国引入寝殿式庭园布局方式。而在10世纪到12世纪,由于佛教的发展逐渐出现净土式庭园,参拜者渡过架于大水池上的拱桥,经过中岛,最后到达御堂。因此,这时的庭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庭园设计中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水面。
02.镰仓、室町时代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这一时期庭园的设计是更加简单、素朴,水面环境渐渐地变小,出现建筑之间的内庭,多是在狭小的内庭中创造一种变化丰富的庭园造景格局。枯山水庭园设计在此时盛行。(枯山水指以白砂和石组为主要元素,不引流亦不用水,通过铺设白砂、勾勒砂纹、放置石组而做成的庭园样式或造园手法。)这时期的代表性庭园包括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
03.桃山、江户时代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这一时期日本战争频繁,进入武家社会,军阀和大名的审美主导日本庭园文化。大名们在江户建造自宅邸,并配备具有代表性的庭院,互相攀比,促使一大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庭园诞生。这时期的大名园林将池庭、茶庭和枯山水等融为一园,有的园林还设有伎乐舞台、跑马场和射箭场,整个庭院更加宏伟、华丽。其具有代表性的庭园有京都桂离宫和修学院离宫。
二.日本庭园类型
一.筑山庭
筑山庭即为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的庭园。设计中缀以山石、树木、石灯笼等造型元素,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以表现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达到幽深、丰富的景致。
二.平庭
平庭是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一般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和溪流配置在一起,组成各种自然景色,多用草地、花坛等。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庭等。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种格式。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三.枯山水庭
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头雕塑,枯山水的许多理念来自禅宗道义,让人对庭园空间产生心境的神奇力量与思考解析。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四.泉池庭园
泉池庭园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五.茶庭
茶庭也叫露庭、露路,是将茶道融入园林之中,为进行茶道礼仪而创造日本园林空间形式。其面积较小,设计取巧,可设在筑山庭和平庭之中。茶庭四周有围篱,自院门至茶室设园路,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植树木,花草,配置岩石,沿路还设寄付(门口等待室)、中门、待合(等待室)、雪隐(厕所)、灯笼、手洗钵、飞石、延段等各类空间及小景观设施。其环境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泉水,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象征古刹神社的肃穆与清静。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三.日式庭园造园要素
1.石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石是枯山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在枯山水中的石隐喻山川岛屿,根据放置位置的不同,石头代表不同的事物,比如神仙岛、蓬莱岛、鹤岛、龟岛、瀑布、须弥山、九山八海、三尊佛等。把石头布置于庭园中,叫作「立石」。
「立石」的关键在于要让庭中的石头好似拔地而起,给人刚劲有力之感。深深埋入地面的石头,会让人觉得石头的地下部分巨大,给人以挺拔的感觉。当多种石块组合在一起时,更能彰显刚劲挺拔之势。
三尊石组
三尊石组是日式园林最常见的形式,也是山石组合最基本的手法,大体是按照中间大,两边小的方法把三块山石组成“品”字型。
须弥山石组
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须弥山石组一般是用来表现佛教理想世界,庭园在中央放置象征须弥山的高石,四周配置表现九山八海的石组。
坐禅石
坐禅石顾名思义是用来修行的石,在禅宗文化里坐禅非常重要的修行,禅宗甚至认为庭院不是供人欣赏的,而是修行的道场,所以坐禅石是禅宗的象征。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鹤龟石组
鹤与龟在古代寓意长寿,一些王侯将相受蓬莱神话的感召,期望自己能成为长生不老的仙人,像仙鹤一样入空飞翔,像海龟一样深潜海底。因此在造园时将这种寓意通过石头的造型来体现。
七五三石组
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三、五、七为阳数也是奇数,三个数字的和为十五,亦属于阳数和奇数,因此三、五、七被认为是十分吉祥的数字,也是造庭常用的石块数量。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蓬莱石组
“蓬莱”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山。诗文中常借以比喻仙境。在日本庭园中沙石表示水,代表大江、大海,而与苔藓、树木相结合的组合表示岛屿,这样的石头称为蓬莱石组。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2.砂
在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闭关禅修的僧人为寻求世外桃园,只好在庭院中建起微缩景观。面对虚拟的“山水”与“大海”,依然可以观修。日式庭园的造园之术正如平面的抽象画一般,将砂石娄成波纹状代表海洋。传统的砂石波纹有:涟漪式、起波式、纲代式、青海式、漩涡式、狮毛式、观音式等。
3.桥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日本庭院中另一个常见元素是"桥",用来连接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庭院。桥可以由木头或石头建造,可以是简单或精致的设计,有些桥是涂色鲜红的木头建构,而有些就只是简单质朴的石头制成。
4.竹篱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竹篱是日式庭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原本是用来分隔空间的道具,但由于竹篱具有手工编织出来的独特美感,与石灯笼、蹲踞一样,起到了景观小品的作用。其原材料除了原生竹之外,近年来铝制和塑料制人工竹也因其不易腐烂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从外庭院的界篱,到茶室旁的侧篱,都在各个场所将庭院景观中的趣味性完美地演绎出来。
5.石灯笼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指神前净火,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象征吉祥。石灯笼罩住的圣火一般被置放在寺庙内,人们不愿让这神圣的火种熄灭就用石灯笼去罩住它。它后来演化为日本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在设置石灯笼时需综合考虑花园本身的大小,合理选择安置石灯。
6.洗手钵
洗手钵是茶庭的显著标志,用于茶道仪式的净手,通常为石制,将整块石头打凿砌成石水钵,设计在茶亭路径中,供人净手、漱口。
7.汀步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汀步是庭园里间置的不规则石板,供脚踏用。日式花园中汀步是进入外露地时的景观铺地特色,铺着自然大石头的小路,铺装石片的小路、水上汀步等与草地或地被植物、蕨类植物自然相融,形成日式庭园设计的必经之路。
四.日本庭园中的植物
1.针叶类植物
在日本园林植物配置中,多用到针叶类植物,针叶植物是至今仍存活地球上的史前植物,通常为全年长青,结球果并具针状叶以适应气候的变化,藉风力授粉,其最早的化石存在于三亿年前且为多变化的族群。
日本黑松
黑松(PinusthunbergiiParl.)别名白芽松,常绿乔木,高可达30公尺,树皮带灰黑色。四月开花,花单,雌花生于新芽的顶端,呈紫色,多数种鳞(心皮)相重而排成球形。原产日本及朝鲜南部海岸地区。
日本红松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裸子植物,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小枝密生褐色柔毛,常同鱼鳞松、红皮云杉组成混交林。耐寒性强,喜微酸性土或中性土,是一种常用的观赏树。
龙柏
龙柏(Sabinachinensis)又名刺柏、红心柏、珍珠柏等,是圆柏的栽培变种。树冠圆柱状或柱状塔形;枝条向上直展,常有扭转上升之势,小枝密、在枝端成几相等长之密簇;鳞叶排列紧密,幼嫩时淡黄绿色,后呈翠绿色;球果蓝色,微被白粉。龙柏长到一定高度,枝条螺旋盘曲向上生长,好像盘龙姿态,故名“龙柏”。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圆柏
圆柏(Sabinachinensis)是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3.5米;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形成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形成广圆形的树冠;树皮灰褐色,纵裂,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状弯曲,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四棱形,径1-1.2毫米。
刺柏
刺柏(JuniperusformosanaHayata)是柏科、刺柏属乔木,高可达12米;树皮褐色,枝条斜展或直展,树冠塔形或圆柱形;小枝下垂,叶片三叶轮生,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刺形,先端渐尖具锐尖头,上面稍凹,中脉微隆起,绿色,气孔带较绿色边带稍宽,在叶下面绿色,有光泽,具纵钝脊,横切面新月形。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千头柏
千头柏(Platycladusorientalis)是柏科、侧柏属侧柏的变种。丛生灌木,无主干;枝密,上伸;树冠卵圆形或球形;叶绿色。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树树冠则为广圆形;生鳞叶的小枝细,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平面。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2.灌木类植物
在灌木方面,日本人喜欢桂花,冬青、杜鹃、樱花和红叶类植物。它们的青春易逝和红颜易老使其当仁不让地在日本园林植物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樱花
樱花(Cerasussp.)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亦称“日本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主要在日本国生长。花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红枫
红枫(Atropurpureum)是槭树科、槭属、鸡爪槭的一个品种。其为落叶小乔木,树高2-4米,枝条多细长光滑,偏紫红色。它是亚热带树种,性喜湿润、温暖的气候和凉爽的环境,喜光但忌烈日暴晒,属中性偏阴树种,较耐阴。红枫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叶树种,其叶形优美,红色鲜艳持久,错落有致树姿美观,广泛用于园林绿地及庭院做观赏树。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南天竹
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常绿灌木,花期在5-7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也多栽于庭园,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陕西,国外日本、印度也有种植。
桂花
桂花(OsmanthusfragransLour.)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冬青
冬青(IlexchinensisSims)属常绿乔木,冠卵圆形,树皮平滑,呈灰青色。小枝浅绿色。叶互生,长椭圆形,薄草质,边缘疏生浅锯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花单生,雌雄异株,排列成聚伞花序,着生枝端叶腋;花淡紫红色,有香气。核果椭圆形,熟时呈深红色,经冬不落。
杜鹃
杜鹃(RhododendronsimsiiPlanch.)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灌木,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3.竹类植物
在日式庭园中也常用到竹类植物,作为一种耐寒的、易繁殖的种类,它生长得也是极为茂盛。这类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很多竹子的原产地在中国,也称之为中国的文物标志。
鹅毛竹
鹅毛竹(ShibataeachinensisNakai)是禾本科、倭竹属小型灌木状竹类植物。下茎(竹鞭)呈棕黄色或淡黄色;节间长仅1-2厘米,粗5-8毫米,中空极小或几为实心。竿直立,高1米,直径2-3毫米,中空亦小,表面光滑无毛,淡绿色或稍带紫色;竿下部不分枝的节间为圆筒形,竿上部具分枝的节间在接近分枝的一侧具沟槽,因此略呈三棱型。鹅毛竹体态矮小、叶态优美、四季常青,是极隹的观赏植物。
高节竹
高节竹(Phyllostachysprominens)是禾本科,刚竹属笋用竹植物,竿高可达10米,幼竿深绿色,节间较短,除基部及顶部的节间外,均近于等长,叶耳绿色,繸毛黄绿色至绿色;叶舌伸出,黄绿色;叶片下表面仅基部有白色柔毛。花枝呈穗状,佛焰苞4-6片,脉间被柔毛,叶耳微小或无,小穗披针形,花药柱头羽毛状。5月开花,笋期5月。
小琴丝竹
小琴丝竹(Bambusamultiplex)是禾本科,簕竹属灌木或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7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竿和分枝的节间黄色,具不同宽度的绿色纵条纹,竿箨新鲜时绿色,具黄白色纵条纹。小琴丝竹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和耐寒性,在冬季-6℃左右的低温条件下能安全越冬。
4.苔藓与藻类植物
在苔藓类植物类方面,日本庭园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在枯山水中用青苔代表大千世界和陆地,用白砂代表海洋。在日本园林中苔藓通常是一种常用的地表覆盖物,因为它既美丽又柔软,很有吸引力。由于苔藓对水的吸附性能,因此它保护了土地,防止由于灌木或其它植物过于茂盛而使土地变泥泞。青苔应用较多的品种有﹔地钱、品藻、金发藓、大灰藓、仰天皮、抱天皮、绿藓、圆藓、宜藓等等。
地钱
地钱(MarchantiapolymorphaL.)是地钱科、地钱属。叶状体暗绿色,宽带状,多回二歧分叉,长5-10厘米,宽1-2厘米,边缘呈波曲状,有裂瓣。背面具六角形,整齐排列的气室分隔;每室中央具1个烟囱型气孔。气室内具多数直立的营养丝。地钱为世界广布种,中国各地均有分布。生长于阴湿土坡、墙下或沼泽地湿土或岩石上。
品藻
品藻为水生植物,悬浮于水面附近,常聚成堆团或层片。叶状体薄,膜质或纸质,二面暗绿色,有时带紫色,多少透明,椭圆形、长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钝圆,全缘或有时具不规则的细齿,向基部渐狭,具长5-10毫米的细柄。属浮萍科,多年生沉水或浮水植物,常见于南北半球的温带,北温带地区。
金发藓
金发藓,在酸性而湿润的针叶林林地,该种多成大片生长,并常与灰藓属或白发藓属植物混生。外型粗壮而犹如松杉类幼苗,植物体高数厘米至数十厘米。茎有中轴的分化,基部有为数较多的红棕色假根。叶较硬挺,具多层细胞,腹面着生多数绿色单层细胞的栉片;叶边具粗齿;中肋宽阔,几乎占整个叶面。
大灰藓
大灰藓又名多形灰藓,为灰藓科灰藓属下的一个品种。植物体形大,黄绿色或绿色,有时带褐色。茎匍匐,长达10cm,横切面圆形,皮层细胞厚壁,4-5层,中部细胞较大,薄壁,中轴稍发育,红褐色;规则或不规则状分枝;枝平铺或倾立,扁平或近圆柱形,长可达1.5cm;假鳞毛少数,黄绿色,丝状或披针形,春末夏季成熟。
五.日本庭园赏析日本十大最美庭园
01足立美术馆庭园(岛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足立美术馆是位于岛根县安来市的一座博物馆,主要收藏近代日本画。由当地企业家足立全康创办于年。庭园秉承足立先生“庭园就是一幅画”的创园理念,以借景的方式把原本不属于园区的山水,却因角度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展现的淋漓尽致,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使整个庭园虽然看起来小巧玲珑,但主景错落有致,层次感很强。
02桂离宫庭园(京都)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京都桂离宫始建于江户早期,面积约7万平方米。庭园建筑部分以书院形式为基调,融合了数寄屋(数寄屋是一种平台规整,讲究实用的日本田园式住宅)的风格,在庭园内配有茶室。庭院设计的妙趣在于其移步换景的园林设计技法,每穿过高墙或每过一座桥,都将看到的是新的景观,每一处景观被巧妙隐藏却又暗自相连,可以说是日本极致美的庭园代表。
03皆美馆庭园(岛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皆美馆开业以来约有年,其枯山水式庭园坐落于宍道湖畔边,创立于明治21年。庭园内的白砂青松已有年历史。明治、大正、昭和时期很多文化人都被这个庭园和宍道河的晚景所倾倒,享受这静美时光。
04山本亭庭园(东京)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山本亭是一座兼具东西方风格的庭园,建筑融合了传统的书院样式与西洋建筑的风格,作为一个典型的书院造式的庭园,设计上首先考虑庭园景色,考虑到建筑内观赏者看风景的角度等,庭园内有大约棵灌木及树木,一个池塘以及庭园后面的瀑布,瀑布的水流声为庭园增添更多情趣。
05京都平安酒店庭园(京都)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平安酒店的庭园是江户时代建造的池泉回游式代表性的名园,其园中设置的石灯笼也是典型的茶室庭院设计元素之一,是由日本近代著名庭园设计师小川治兵卫先生改造而成,其代表作还有清风荘、平安神宫、京都博物馆前庭等。他擅长池泉式的造园手法,也对枯山水有一定见解。庭园中央的池塘上有座石桥,还有瀑布和假山石,其瀑布水声为了更接近自然的声音也耗费了设计师的一番心思。景观中间设有四阿(日式凉亭),四阿是竹质构造的,水屋是由北山杉木建造,与周边景观保持和谐一致。
06养浩馆庭园(福井)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养浩馆是日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园池很大,所以被称为“御泉水屋敷“,在回游式林泉中,有亭子、桥梁以及在日本各地收集来的奇珍异石。庭园的景观是宁静的,传统茶室庭园风格,庭院中心有个景观池,池中间有座茶室风格建筑,创造了独特的休闲空间。客人们可以从茶室里欣赏这平静的画面、享受独特轻松的时刻。
07无邻庵庭园(京都)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无邻庵为明治27年()~29年()建造,是明治·大正时代的政治家山县有朋的府邸。庭园由主屋、洋房、茶室三大建筑构成,由日本近代庭园设计师小川治兵卫建造。美丽的苔藓被认为是京都庭园的特色,一览无余的草坪空间类似英国自然风景式的庄园,与日本的山村风景也很接近,可谓是大自然的佳作。
08玉堂美术馆庭园(东京)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玉堂美术馆是为了纪念日本画坛巨匠川合玉堂而建造的,川合玉堂活跃于从明治到昭和时期,71岁开始在东京都青梅市度过余生。这是东京都内少有的枯山水庭园,用低矮的墙与外部隔开,让人感受到围墙深处的静谧祥和及与世无争的超然物外。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09栗林公园庭园(香川)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作为江户时期初期的公园,已有近年历史,是环游式大名园的经典之作,如今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它以深绿色的紫云山为背景,巧妙地分布着6个景观池和13座假山。虽然公园名字叫“栗林”,但实际上庭园都是由松树组成,公园内大约有1棵松树,其中大约棵是由匠人们专门修剪,这些被修剪过的松树,就如盆栽一般的优美。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10大濠公园庭园(福冈)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大濠公园位于福冈市的中央区,是日本国内少有的水景公园。公园内有日本庭园、美术馆等,将日本和风之美、人文、艺术及自然景观巧妙运用,是一处日本本地人熟知的观光景点。在大濠公园的日本庭园内有大池和假山的大池庭为主庭,潺潺流水、枯山水庭园、传统茶室、露天茶庭等。
六.日式庭园设计赏析
汤畅《侘园》
本次设计为一个日式庭院设计,庭院命名为“宅园”。“宅”一字提取于“住寂”,意为超脱人间世故,而“宅寂”则意为外表粗糙内在完美。它指的是一种直观的生活方式,强调在不完美中发现美,接受自然的生死循环。“宅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指的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尤其是无常,宅园亦是以侘寂为核心精神进行设计。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屠蕊《本初》
整个设计以人为本,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陶冶的,意境的”设计思路,遵循“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表现手法,借鉴日式禅意园林的景观设计概念,营造出精致、静谧、深邃令人神往的纯净典雅环境氛围。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山水、植物等等之间的共鸣,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注重满足居民舒适安全、方便、私密等要求,创造高品质居住交流空间。
张宜辰《栖云馆》
这是一个充满日式东瀛风情的庭院,庭院的气质是含蓄、寂静的,又带有一丝脱离世俗的清新感。设计采用了日式园林枯山水的元素,堆砌白砂并在庭园内设置一间茶室,茶室被绿色植物包围,令人仿佛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中,同时也增添了日式风情。植物的选择上主要采用以观叶为主的常绿植物,使庭院整体的色彩保持绿色。植物的种类不多,因为希望保持含蓄、简洁的气质,让人在身处庭院之时能在观赏景色的同时中带来一些思考。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杨芷瑄《凝时院》
花园的设计是以日式园林为基础,第一感觉是舒适、静雅和清凉、让人有时空凝聚、古今穿越的错觉。这是东方庭院的极致,融合了禅意文化思想和植物世界的精华。日式庭院囊括独特的自然景观,较为单纯,凝练,亦在设计中结合了水、石、沙、植物等自然元素,要创造一个静雅的禅宗家园。
六.结语
日本庭园以其清纯、自然、小巧的风格闻名于世,它着重体现自然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努力营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在环境的处理上日本园艺师注重对自然的提炼,面积大者不过一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设计上熟练运用极少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日式庭园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其设计理念也对世界园林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