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白癜风 http://www.tlmymy.com/m/大乐网招聘网站运营人员:
作为一个不甘寂寞的南乐人,周末去哪约一直是小编烦恼的事~不过今天,小编突然收到一个好消息,南乐要建21个公园!哇塞,你还愁在大南乐没地方约起吗?
为进一步落实南乐县城乡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和休闲游憩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水平和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指导南乐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南乐县开展了《南乐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年5月通过了规划评审。
《南乐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主要内容
1.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年,近期为-年,远期为-年,远景为年以后。
2.规划范围和层次
(1)研究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为南乐县行政管辖范围,县域总面积平方公里。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南乐县中心城区,具体范围东至东环路,西至省道(规划),北至北外环路(规划),南至南外环路(规划),总面积66平方公里。
.城市规模
近期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9.5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4.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4平方米/人以内。远期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8.5平方公里以内,人口2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米/人以内。
4.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以水润城、以绿荫城”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田园绕城、绿廊穿城、游园缀城”的景观风貌,打造生态健全、环境优良、自然与城市紧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豫北生态宜居城市。
(2)近期目标
规划至年,进入“国家园林县城”名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以上。
()远期目标
规划至年,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迈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到达45%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8%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5.县域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在南乐县域建立以田园风光为基底,斑块、节点、廊道、网络相结合,“田园基底,斑点融城,廊脉共生”的空间布局结构。
田园基底:以全县农田为依托,塑造南乐田园风光基调。
斑点融城:规划将南乐中心城区作为南乐县域的生态核心节点进行打造,在县域范围内重点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公园、西邵生态红杏园、规划水库、星石生态文化公园、宋耿洛汉墓群等生态项目和旅游资源,形成特色主题斑块和景观节点。
廊脉共生:形成“三廊多脉”的县域生态廊道系统。“三廊”即依托马颊河、卫河、徒骇河三大河流水系,构建三条县域主要生态廊道。“多脉”即依托依托潴龙河、第二和第三濮清南干渠、永顺沟、谷金楼北支渠、新大屯沟等多条区域灌溉和排涝河流,构建多条县域次要生态廊道。
6.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引领,环廊抱城,绿网联动,多点辉映”的绿地总体布局结构。
一核:即乐西湖生态景观核心。
环廊:即马颊河生态廊道和沿内环水系的中心绿环。
绿网:即城市内部的带状游园和区域绿地,主要沿道路和水系布局。
多点:即城区内部及周边的多个绿化生态节点,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专类公园等。
(2)绿地规划布局
本次规划城市绿地.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08.51公顷,防护绿地.89公顷,广场用地2.92公顷,区域绿地.01公顷,各类绿地呈网络状均匀分布于中心城区内。
7.公园绿地规划
合理布局城市公园绿地,达到“00米见绿,米见园”的规划目标,规划公园绿地总面积为08.5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4平方米/人。规划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以上。
城区公园绿地主要由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和游园组成。规划在中心城区设立处综合公园,分别为乐西湖公园、傅潭公园和文圣公园。规划社区公园共18处,一行公园、人民公园、政和公园、趣园、睢水公园、杏元公园、民兴公园、兴南公园、梅园、朝阳公园、兴元公园、爱民公园、西街公园、北街公园、开元公园、梦锡公园、南关公园、兴业公园。规划专类公园4处,分别为烈士陵园、儿童公园、盆景园和城墙遗址公园。规划游园多处,主要沿主干路两侧和水系两侧进行布局。
点击预览大图
县域村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县域村镇等级规模规划图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郑济高铁南乐东站位置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中心城区绿地广场与河流水系规划图
南乐县城乡总体规划(-年)
报批草案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河南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现将南乐县城乡总体规划(-年)草案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9月26日-年11月10日(共0个工作日),欢迎各界提出宝贵意见,意见以书面形式提供给县城乡规划局。
一、规划目的为落实国家、河南省发展战略,适应南乐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指导南乐县城乡建设,强化城镇建设与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年,近期至年。
三、规划范围县域层次:南乐县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平方公里。
规划区层次:城关镇、近德固乡、谷金楼乡全境;寺庄乡集镇区及部分行政村,杨村乡集镇区及部分行政村;西邵乡、韩张镇部分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层次:西至马颊河,东至东环路,南至南环路,北至北环路以北00米,总面积5平方公里。
四、城市性质国家生物基材料制造示范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名县,豫鲁冀交界地区物流中心,豫北地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五、城市规模规划年,中心城区人口1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5平方公里以内;远期年,中心城区人口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8.4平方公里以内。
六、发展目标1.总目标
把南乐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济繁荣、城乡和谐的“众乐之城”。
2.分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开放繁荣的乐业之城。
(2)生态环境发展目标:品质优良的乐游之城。
()社会发展目标:活力包容的乐养之城。
七、县域城乡体系规划1.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至年,县域总人口为57.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0%;远期至年,县域总人口为6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8%。
2.县域空间结构
规划南乐县空间结构为:“一心、两区、四轴”。
“一心”:南乐县中心城区,是南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两区”:中部城镇密集区和东部城镇密集区。
“四轴”:为两主两次的城镇发展轴,分别是:沿国道发展主轴、沿41国道发展主轴、沿省道发展次轴、沿省道发展次轴。
.县域村镇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的五级村镇等级体系。
重点镇:2个,人口2-万人。
一般乡镇:10个,镇区人口0.5-1.5万人。
中心村:共2个,人口在0.2万人以上。
一般村:共个,人口在0.2万人以下。
4.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以高速公路和国道为依托,以郑济高铁的南乐站为契机,构筑与南乐城市发展进程相适应的高效率、低耗费、一体化和人性化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把南乐建成三省交界处的货流集散地、高铁和公路客运联运中心。
公路:规划形成“十字两环、三横四纵”的公路网结构。十字:大广高速和南林高速;两环:围绕中心城区的公路外环线和串联高铁站、福堪镇、韩张镇、张果屯镇的东部公路环线;“三横”:梁村-寺庄-谷金楼-福堪、G41国道、高铁站-中心城区南侧-元村南公路;四纵:省道(原21省道)、省道(规划)、国道、省道(原省道)。
铁路:规划郑济高铁从南乐东南部穿过,在千口镇境内设置南乐东站。
港口:规划南乐境内的卫河属于V级航道,南乐港区隶属濮阳港,航道、港区开发建设与京杭运河鲁运河复航同步,近期以保护航道资源为主。
5.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综合考虑城乡未来发展的需求,协调各乡镇之间、镇区与村(社区)、村与村之间的设施共享,优先安排公益性服务设施,强调不同类型、级别的相对均衡分布,按照“县级—乡镇(街道)级—村庄(社区)级”三级体系,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城乡公共设施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八、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1.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南乐县中心城区重点向西、向南发展,规划形成“两轴两带、一主三副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轴:即兴华路和光明路公共服务轴。两带:即马颊河生态景观带和位于产业发展组团和生活组团之间的生态防护带。一主:即老城区综合服务中心。三副:分别为西部的文化体育中心、西南部片区服务中心和东部的产业服务中心。五组团:分别为北部居住组团、西南居住组团、南部居住组团、北部产业发展组团、南部产业发展组团。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依托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0分钟生活圈”,按“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配置,布局满足县城常住居民生活需求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同时兼顾部分县域服务职能,构建高效、公平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构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街巷四级路网体系,形成“七横五纵”的主干路网,其中“七横”分别为:北环路、傅潭路、仓颉路、兴华路、昌州路、人民路和南环路;“五纵”分别为:西环路、一行路、开元路、光明路、昌意路。提升支路网密度,形成主、次、支路布局合理的路网体系。
规划设置骑行、步行、复合三类城市慢行道,承载市民健身、休闲等功能,安排适宜慢行要求的各类设施,连接各类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至年,中心城区公共绿道长度达到45公里,公共开放空间5分钟步行覆盖率达到90%。
4.绿地水系规划
规划形成“六湖映城,八水润城,绿廊织城,水绿交融”的生态绿地水系格局。
(1)绿地广场系统:规划形成以水系为骨架的绿化廊道,构建以综合公园、带状公园为骨干,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街旁绿地为补充的游憩绿地网络体系,串联城市内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达到“00米见绿,米见园”的规划目标。
(2)河流水系:构建六湖八水的水网格局,其中六湖分别为:乐西湖、昌乐湖、傅潭湖、文圣湖、南湖和东湖,八水分别为:马颊河、潴龙河、永顺河、兴乐河、傅潭河、昌乐河、文圣河、昌盛河。
5.总体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意象为“大田小镇、大乐小城”,设计目标为“大野之城、昌意之城、众乐之城”。
(1)大野之城:打造产旅融合、田园入画的原乡南乐。
强化南乐县域的自然田园风貌,寻求文、旅、产、村之间的和谐统一,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整体县域空间格局。
(2)昌意之城:展现小城之韵、风貌鲜明的原味南乐。
良好的延续南乐的小城尺度,强化城市风貌特征,打造具有特色的、原汁原味的、理性有序的城市意象系统。
()众乐之城:构建古今辉映、水绿交融的原生南乐
延续城市活力本底,梳理城市文化脉络、建造具有趣味性和亲和力的城市空间,增强城市公共生活的活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来源:濮阳全攻略(in09)综合自南乐县人民政府、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