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哪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丈室潇潇竹影稀,轻阴一度午凉微。闲随鸣磬分僧饭,偶憩停云解客衣。定水出鱼成听寂,深林坐鸟译言非。西来是处应无意,会向堂头荐上机。这首《访牧云师留憩作》诗是梅里诗人、时任山西布政使的王庭在古南寺拜访牧云禅师时所作。古南寺即古南禅院,位于王店庆丰桥西。明崇祯间,周筼的父亲与里中二三耆老在此结社,因是文人社交之所,故名社庵。清顺治初由僧人依莲募建,有大殿两廊两楼,前殿、方丈关室、禅房、客堂、杂务等建筑。后天童密云圆悟和尚来此主持,易名古南寺,不久又由密云的徒弟牧云和尚继席。牧云生性儒雅,喜欢与士大夫交往,王庭、周筼、朱彝尊等许多名流和他均有文字缘,钱谦益赞其为诗僧,再加上牧云道风极盛,古南寺学徒云集,“岁时礼诵,鱼梵之音常响彻于十里之外”,一时名气大增,遂为名刹。牧云名通门,俗姓张氏,常熟人,修行向学,27岁那年拜临济宗大师密云圆悟和尚为师,以后多年追随大师左右,列入圆悟嗣法弟子十二人之中。42岁那年,牧云开法嘉兴,住持古南禅院。两年后,密云和尚圆寂于海盐金粟寺,牧云成为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的中坚。明末清初,临济宗内天童与三峰两派发生激烈争吵,牧云参与其中,倾向于天童一派。据牧云自述:本族世无显宦,亦无失德之人。他学有素养,勤于写作,其中有一首《端午示众》的诗很有情趣:“五月五,端阳节,心月浴主作禅悦。角黍虽然没得尝,杜田米饭须防噎。放下箸,肚已饱,当午日轮正杲杲。拈来蒲剑斩蛇头,闲看儿童斗百草。”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一生著述颇丰。有《懒斋别集》、《懒斋后集》、《病游游刃》、《宗本投机颂》等传世,其中《牧云和尚语录》、《牧云和尚七会语录》被收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汉文大藏经《嘉兴藏》。康熙四十八年,浙江大饥,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年迈的朱彝尊在古南禅院设立施粥厂,并自撰对联:“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牧云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深得当地灾民的爱戴,古南寺的香火为此更旺。乾隆中期,古南寺又重修大殿与山门,并增天王殿。道光十八年()僧人仪传募资重建,里中乡绅纷纷出资帮助,又恢复旧时景观。乾隆年间,建大悲阁,惜年久倾圮。同治末年(),寺僧灵慧和尚募资改建,又自己出资,借寺东边原节孝寺旧地建禅房三楹,但到了民国初期已“山门久毁,僧侣云散,殿宇荒芜”,一座名刹就此休矣(《梅里备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