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花艺草关于学习中国插花的几个必要问题

文/亓季松_小派老师

作品:一览秋色浓作者:亓季松

花材:南天竹、向日葵、火龙珠、马醉木

意趣:一篮子表现秋天状态的花材聚合在一起,黄色向日葵表达秋天的主题色,红色的火龙珠表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一抹新绿色的南天竹虽未变红,却更能表现夏秋交替之时秋意盎然。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和我们开着玩笑,开着开着我们都从“少年不知愁滋味”中慢慢老去,至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成了我们的口头禅,聊以慰藉。可惜的是,说的和心里想的总是莫名的契合而统一,一旦落于实践则总是“口是心非”。前一篇点滴的插花心得《学插花,从“花”开始谈起》没想到获得了很多插花界的大师与前辈花友的鼓励与肯定,这再次给予了小派一剂强心针,懒是可以戒了的习惯,勤奋于心于口远远不如落笔书写下来要切实有效得多。因此,即使最近有再多的文章要赶,本子要写,方案要做都不能阻挡写下下一篇微不足道的心得,以供大家探讨分享,共同在插花艺术上精进学养和技艺。

想要学习插花了解插花,对于插花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应该了然。虽然这是常识,可惜小派发现当下的插花艺术领域方兴未艾,红红火火,很多人或出于热爱,或出于附庸风雅,又或是商业利益等原因纷纷踏足其中,乐不思蜀,但真正了解插花这些常识问题的人却寥寥无几。即使一些认真的人从各类繁杂的书籍中去了解,依然一知半解,或是浅尝辄止。但就是如此的基本常识都难以真正掌握,或是被轻视,小派我真不知道如何去评说仅凭这样的现实日后如何在插花艺术上有所造诣,更难以有所精进的可能吧。

因此,即使小派依然觉得对一些问题仍然有所怀疑或是难以尽言,但仍旧想要把自己这些年查阅研究的心得分享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我想公开自己的短板或是错误总比藏着掖着假装全部知道要好得多,一旦有错改之也是进步。下面,小派就几个中国插花中必要绕不过的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一.世界插花艺术基本分类与起源地

世界插花花艺按照一般的地域分类为西方花艺(欧美为主要代表)和东方插花(中国插花与日本花道为主要代表)。西方花艺往往以埃及为起源地,而东方插花公认的起源地乃是中国,这一点即使是当代世界影响力和发展优于中国插花的日本花道界也是一致公认的。如是,既然作为东方插花的起源,那么日本花道也自然就是从我们中国插花中发展而来。当然,其中作为东方插花鼻祖的中国插花的一份子小派是自豪的,但并不是说我们中国插花诞生的早就证明它发展的比其他国家插花艺术优秀,仅以现状来评判,小派觉得没有必要羞于表达真相,理想的丰满确实难掩现实骨干的尴尬:从世界范围的知名度、国际化研习传承者的人数以及影响力等方面,日本花道比之我们中国插花要大得多。因此,我们中国插花的传承之路可谓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同时又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至于日本花道究竟如何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又是如何在日本的本土文化和土壤下发展至今展现出如此蓬勃的生命力,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课题和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插花守护者传承人们需要去研究和学习的,今天我们浅尝辄止,日后小派必当用更加严谨的方式与大家一起探讨。简单来说,日本花道是由日本皇室派到中国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遣隋使、遣唐使从中国学习佛教文化中的佛前供花形式慢慢发展而来的,至今被誉为日本花道鼻祖的池坊华道已有年了,而在日本本国的花道流派据传有多个流派,具有悠久历史及影响力的流派就有池坊华道、小原流、草月流等。

反观当下中国插花的发展,特别是流派的发展则相对可以说是刚刚起步不久,但起点高发展快,至今已有多个中国插花流派形成了固定的特色与发展模式,值得称赞学习的就有以当代插花花艺集大成者为代表就群像地域性发展为流派的:以蔡仲娟大师、王路昌大师等为代表的海派、以王莲英大师、秦魁杰大师等为代表的京派、以王绍仪大师等为代表的岭南派、以黄永川大师等为代表的中华花艺等,又有以著名插花花艺大师为掌门人发展而来的流派:谢明大师创立的日月派文人调插花、倪志翔大师创立的东方自然风、万宏大师创立的易花道等。日后,小派也会对此流派课题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享,敬请期待。

海派插花代表人蔡仲娟大师

插京派花代表人王莲英大师

岭南派插花代表人王绍仪大师

日月派文人调插花

中华花艺

二.插花概念及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插花,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特定的技艺与审美情趣将植物根部以上的茎干枝叶花果等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安排与组合,从而产生自然与非自然相得益彰的艺术创作。插花艺术发展至今早已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始终是人类自然审美与人文表意的重要载体。从设计学角度而言,插花艺术是视觉传达与环境设计艺术;从造型学角度而言,插花艺术是立体构成环境装饰的空间艺术。

作品:月下有佳人作者:亓季松

花材:大粉菊、龙枣枝等

意趣:婀娜多姿的粉色大菊羞红了脸,接着月光在树下等待那个只属于她的那个他。

我们中国插花从缘起就表现出高度的环境装饰的空间艺术的功能性与抒情性。从现有的史料和研究来看,关于中国插花的起源说也是众说纷纭,每一种说法都有其理由与意义,比如中国古人的民间簪花佩花习俗说,最具史料性的佛前供花说,富有制式功能性的宫廷装饰说等。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中国插花起源的时间都是极早的。从秦朝的插花雏形至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早期中国插花实证算起中国插花艺术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如若以具有插花概念意义的文字史料记载算起,当属六朝《南史·晋安王子懋传》的记载:"子懋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骂,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以花献佛,祈求医病,霍然痊愈。",至今也有多年历史。

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插花

碍于篇幅所限,简单陈述中国插花演化史而言,从缘起于秦汉甚至更早的爱花赏花佩花等民间花卉信仰开启,期间它的发展从先秦时期的原始草创期,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初级阶段,隋唐五代的黄金昌盛时代,宋元的精雅鼎盛时期,再到明代的完善沉滞期,清代民国时期的衰微期,直至当下改革开放后的复兴发展时期。

洋洋洒洒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流于笔下,此时已是夜深人静不知黑,但却丝毫的困意都没有,反而因为思考了总结了这些心得而充满快乐。感谢诸位给予小派我勇于写下这些文字的力量,你们的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治疗白癜风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hy/2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