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兰竹;拉丁文名:Nandinadomestica.英文名CommonNandina属毛茛目、小檗科,南天竹属,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因其形态优越清雅,也常被用以制作盆景或盆栽来装饰窗台、门厅、会场等。
常绿小灌木。茎常丛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圆锥花序直立,长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径6-7毫米;萼片多轮,外轮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向内各轮渐大,最内轮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4.2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圆钝;雄蕊6,长约3.5毫米,花丝短,花药纵裂,药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果柄长4-8毫米;浆果球形,直径5-8毫米,熟时鲜红色,稀橙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
南天竹枝干挺拔如竹,羽叶开展而秀美,秋冬时节转为红色,异常绚丽,穗状果序上红果累累,鲜艳夺目。宋代杨巽斋诗云:“花发朱明雨后天,结成红颗更轻圆,人间热恼谁医得,只要轻香净业缘。”形容夏日雨后盛开的小白花,枝头结满可爱的小圆果,使人忘却了夏日酷暑,小花的馨香解除了烦恼,带来了快乐。郑逸梅也曾说:“天竹有似古美女子,娟娟可人;又似雅士,潇洒无俗韵”。南天竹枝干丛生,直立挺拔,羽状复叶水平展开,确实构成了潇洒的树姿,不愧为观花、观叶、观果的上品;即使在日本,南天竹有消灾解厄的意涵,也是极受欢迎的年花之一。
南天竹树姿秀丽,翠绿扶疏。红果累累,圆润光洁,是常用的观叶、观果植物,无论地栽、盆栽还是制作盆景,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枝叶就会老化脱落。我的经验是整型修剪,一般主茎留15公分左右便可,上部可全部剪去,可于4月修剪,正常养植,秋后可恢复到l米高,并且树冠丰满。
在初中部教学楼南侧小路边,看到一丛丛的南天竹,常常会感到心旷神怡……
(资料提供:初中部18届1班于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