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林生遗传学科党支部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朱玉球老师作为支部党员,多年致力于科技扶贫工作,起到了先锋模范的作用。
作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党员朱玉球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号召,每年奔赴全国多个省市,指导铁皮石斛、黄精、南天竹栽培和产业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实现科学种植,来提高产率,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她在年到年期间一直担任嘉兴市科技特派员,年开始进行火焰南天竹种苗繁育和培育技术指导,申报了火焰南天竹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集成了火焰南天竹繁育和栽培两个企业标准,培养了4名技术人员,助力了当地产业发展。在年度被评为“”浙江省嘉兴市优秀科技特派员。
疫情期间,扶贫工作受到阻碍,但朱玉球老师仍然不忘初心,坚持脱贫攻坚工作,对贫困地区进行技术扶贫,疫情相对平稳后,多次到企业指导,促进复工复产。
年4月13日,朱玉球老师将铁皮石斛优质种苗送到浙江丽水夫人山和绿谷铁皮石斛两基地,并在基地现场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教会种植户们系统的种植培育方法和繁育技术,帮助他们更好种植铁皮石斛,缓解疫情造成的损失。
年6月,朱老师到嘉兴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赠送‘晶品1号’母苗,指导他们进行铁皮石斛繁育、栽培和产业发展,扩大企业规模,促进疫情期间经济复苏。
疫情期间,她更是进行了三次“扶贫万里行”。第一次万里行长达十天,从3月26日至4月5日,她奔赴福建、江西、湖南等多个省份,考察当地的企业和基地。在小型座谈会会上,对当地进行铁皮石斛栽培技术指导,考察、指导黄精产业,助力产业发展,促进疫情期间经济复苏。
5月11日,第二次万里行,她指导贵州荔波当地企业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使其增加产值,增加就业岗位,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第三次万里从6月19日至6月28日,先后到湖南安化、娄底、贵州锦屏、重庆秀山、四川筠连、宜宾、恩施等地区进行铁皮石斛栽培技术指导。
林生遗传学科党支部从建立初期就秉持“乡村振兴”的初衷,以科学技术助力脱贫,让贫困地区凭借科学种植,从而提高产率,走向温饱,逐步奔向小康。
朱玉球老师作为支部党员,多年来服务基层、服务林农,做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者,并将自身深厚学问运用到实际脱贫攻坚工作中;同时也不忘育人初衷,在三尺讲台播撒知识种子,辛勤耕耘。
脱贫攻坚势在必行,道阻且长,但相信以朱玉球老师为代表的林生遗传党支部会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担当投身科技扶贫中,让贫困农民们感到温暖,看见希望,共享幸福,同奔小康。
林生团学新闻中心编辑
陈敏慧李聪/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