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盆景世界,日本小伙真敢想

在日本,Bonsai(盆栽)艺术传承有序,新人辈出。不断为传统文化输送着新鲜血液,致使Bonsai(盆栽)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不断发展。足以让盆景艺术的诞生地的中国学习和借鉴。平尾成志是日本一个年出生的年轻人,用不同寻常的“盆景表演”成为日本新时代盆景师的代表。在酒吧刺激炫酷的DJ声里,他也能专心致志地做着盆景,看上去与周围躁动的荷尔蒙氛围,还有绚烂斑斓的灯光格格不入。最初用这样的方式,把盆景制作当做一种表演呈现给大家时,许多老一辈的盆景艺术家们曾骂过他“哗众取宠”。原因很简单,因为印象中,松柏、苔藓、泥土构成的盆景艺术,总是和“安静”、“传统”联系到一起,而平尾成志选择打破窠臼,在嘈杂的酒吧表演盆景制作,难免一时让人无法接受。而如今,日本文化厅更是将他当成一张名片,被选为年日本文化特使,并在11个国家向人们传授盆景的美与乐。作为大师加藤三郎闭门弟子的平尾似乎学到的不止就如何把一个盆景做好,而是在继承老师的使命。把盆栽做到世界去,让世界看到,这不是老年人和有钱人的爱好,这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向上的精神。每一门传统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在花台间填充泥土、苔藓,捞起身边的植物,掸落根部的泥土,认真修剪枝丫,栽种在花台上,用铁丝缠绕固定。如此循环往复,骨架渐渐有了血肉。最后在顶部种下一棵巨大的五叶松,整个作品瞬间有了灵魂,观众纷纷起立鼓掌。类似的表演,平尾成志做过无数次,选择的场地更是匪夷所思。在马来西亚的凉棚下,在东京的五星级酒店,还有广场、寺庙、商业街、孤岛……无论在哪里,他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专心和手里的植物打交道。他创作的盆景不同于花艺,以松柏、苔藓、蕨类、岩石为主,枝条蜿蜒遒劲,草木高低错落,造型奇异,却掌握着微妙的平衡,体量庞大,同时不失细节之美。创作盆栽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是个考验审美的力气活。首先要根据作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花台,石头材质的花台,少则一两快,多则二三十块,单是重量就够压垮一个壮汉的。接着给花台打孔,穿入金属棒,用水泥固定基底,根据作品的形态,弯折金属棒,也就是「凹造型」。这个过程最费力气,还不能施蛮力。花台的间隔要掌控好,过密过疏都不行,中间填入熟腐的粘性土,用量也要计算好,足够植物自然生长。至此,盆景的骨架才刚刚完成。植物是血肉。以五叶松、赤松、偃柏等为主树,枝条苍劲有力,绿意亭亭如盖,奠定了盆景的基调。△顶端松柏是主树搭配忍冬、香桃木、南天竹等,相对来说更纤细、更轻盈,平衡松柏的厚重感。这是栽种植物最多的作品,植物会跟随季节变化而开花结果,花果可以点缀作品。在铺满苔藓的泥土里,种上槭叶草、朝雾草、络石花、各类蕨叶,细节处萌发的生机,最是打动人心。根据季节变化,融入枫叶、果实等等,增加色彩和层次感。冬天耐寒的植物也不能少,这样盆景才能四季常青。最后,在主树上捆绑铁丝,一是美化造型、固定植物,二是控制枝条的生长方向,保持盆景越长越美。真正美的盆景,像在原始森林生长了千百年一样,散发着古拙沉静之美,或是悬崖顶上的迎客松,飞扬跋扈的姿态,能看出风的形状,亦静亦动,百看不厌。相比赏味期有限的鲜切花,盆景的生命是可以延续的,就像东福寺那些盆景,时隔几十年依然生机勃勃。盆景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的缩影,草木兴衰,四季枯荣,都会在这片微小而完整的宇宙里发生。作品的完成并不是盆景的终点,而是它的新生与起点。草木有情,也会发出信号,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察觉到它的喜怒哀乐。你越是用心栽培,它就越能和你心心相印,当你和植物的波动频率协调时,盆景就能长得很好。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hy/7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