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流水账
下午天气很暖和,去散步。
小区公园的漂亮槭树下,竟然空荡荡。于是我这个老阿姨欣然过去,心满意足地绕行一圈。
因为等红绿灯,突发奇想去看看高架西面的公园。一走进去就连连惊呼,这不是个公园,是一座无人问津的小森林!
这里有高大的松树,香樟,还有成片的桂花树,看起来都是至少长了有二十年的样子。这个季节,小径两边的南天竹还结着这里一丛那里一簇的小红果。天啊,住这十来年,我们竟然从来没有往这里走过。每年桂花季的时候,这里密密实实的浓香应该能把人熏醉吧?就这样任其自生自灭,它们该是多么寂寞。
一路走着,前面不时有被惊起的不知名的鸟雀,个子很不小。我确信这里根本没几个人来过,而且即便是在大白天,我一个人的话,估计也不太敢往这里走。
人的惯性竟然大到这个地步,连每天散步,几乎都是走的固定线路,很少会有心踏上从前没走过的路。不是不想,而是压根没意识到可以去发现下是不是还有不同的选择,就这样自己先被自己禁锢死了。
想要发现美,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两条路。一是从不起眼的寻常中努力挖掘,尝试出人意料的角度,抓住转眼即逝的瞬间。二是去拓展从前没有到过的地方,我们理所当然会觉得那应该只能是去远方。但事实上呢?哪怕只是换一个回家的途径,走一条与往常不同的散步路线,你也可能就有意外的收获了。
继续看《风雅宋》,里面说你不要认为逛公园只是现代都市人的享受,其实宋代也有公园,叫郡圃。你也不要受这个名字所困,以为郡圃是地方官员私享的禁地。其实不然。
很多诗人留下的句子里都有提到郡圃对游人开放这个细节。
例如南宋杨万里,他在《郡圃晓步因登披仙阁》说:“百五佳时更绝晨,园丁犹未放游人。”这里就是说那个点太早了吧,开园的时间还没到。
然后他在另一首诗里就说到了:“今年郡圃放游人,懊恼游人作挞春”。查了下,“作挞”就是糟蹋的意思,大概是诗人嫌弃很多游客素质太差啦。
而最能说明问题的史料,应该是地方志,很多宋朝方志里都有关于郡圃定期或者完全向公众开放的记录。我在后面的摘录里,竟然看到绍兴西园。哈哈,我从小就在西园边上长大,原来,西园就是一座郡圃啊。
原文是这样的:“绍兴郡圃——西园。邦人无小大得恣乐其中。二月二日始开西园,纵郡人,谓之开龙口,府帅领客观竞渡。”现在的绍兴西园里还是有一片不小的池塘的,以前还能观竞渡,说明面积着实不小。
绍兴西园
又看到潮州修筑的西湖山郡圃,那就是潮州的西湖公园了,几年前我也去逛过一逛的。至于为什么西湖后面还有一个山字,看介绍说因为与西湖依傍的葫芦山,对护卫潮州古城有天然屏障的作用。所以人们把湖和山摆在一起,称为西湖山郡圃。潮州地方官历来都对这湖和山很重视,每次疏浚了湖水,对公园进行了翻修,就想着要留下点记录文字,以体现自己主持这项工程的政绩,显示下“与民同乐、岁月静好”的意思。
潮州西湖
吴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