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属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又名红杷子,天竹、兰竹。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因其形态优越清雅,常被用以制作盆景或盆栽来装饰窗台、门厅、会场等。接下来就分享下南天竹的相关知识。
南天竹全株有毒,中毒症状为兴奋,脉搏先快后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昏迷等。南天竹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南天竹汁液中含有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南天竹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强,能够使脊髓的反射性增高,最后则陷于麻痹;南丁宁碱对心血管系统、骨胳肌均有抑制作用,会使血压下降,量大能心脏麻痹致死。
南天竹虽说具有一定毒性,但对环境及人并无大碍。因为在观赏植物中,许多物种都像“南天竹”一样多少带有毒性,比如常见的水仙、杜鹃、夹竹桃、郁金香等。而且“南天竹”毒性并不大,只有在误食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昏迷等中毒症状。
南天竹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在半阴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下生长。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5-30℃,耐寒力较强,冬季低温会使植株生长缓慢,因此最好将其移入室内越冬。
养殖南天竹时忌强光,夏季应适当遮阴,在强光照射下,南天竹的茎干会变得粗短、暗红,幼叶灼伤,叶片变红粗糙,出现焦边,影响结实等。秋冬季节,适当的光照可以使植株叶片由绿变红,观赏效果增加。
南天竹喜微酸性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贫瘠土壤和微碱性土壤中也可以生长良好。南天竹喜湿,也较耐干旱,因此给南天竹浇水比较随意。但尽量保持土壤湿润,花期适当减少浇水量对其开花结果有利。
南天竹枝干挺拔如竹,羽叶开展而秀美,秋冬时节转为红色,异常绚丽,穗状果序上红果累累,鲜艳夺目。宋代杨巽斋诗云:“花发朱明雨后天,结成红颗更轻圆,人间热恼谁医得,只要轻香净业缘。”形容夏日雨后盛开的小白花,枝头结满可爱的小圆果,使人忘却了夏日酷暑,小花的馨香解除了烦恼,带来了快乐。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