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株型优美,果实鲜艳,因其叶形似竹,被赋予了类似于竹的文人气质。颐景园把这份颇具文人气质的植物移栽至苏式古典园林,走进这座江南院,稍稍留意,便可看见南天竹的踪影,或在回廊转角处,或在石桥旁,或隐藏于假山后……现代中式庭院尤其是苏式庭院里多有栽培,造园匠师将其与石搭配,别有一番韵味。
(图片来自网络)
先前文人画画,岁之朝时,必有腊梅、水仙、天竹果,以为清供。在不同的画家眼中,南天竹各有特色。任伯年画天竹,果极繁密。齐白石画天竹,果较疏;粒大,而色近朱红;叶亦不作羽状。而在吴昌硕看来,天竹如花冷不凋。在《艳色天下重图》中,他所绘的天竹,“枝柯已髡秃,仍遒劲奇崛,傲立雪中”,画作笔势迅疾凌利,夺人眼目。
(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哲学和民间故事中对南天竹也多有记载。《庄子·天地》中有个“华封三祝”的典故,讲的是华封人祝尧“多福多寿多男子”。后来被绘成一幅传统的吉祥图,图上画着三种植物:南天竹、牡丹和水仙。这种画多了,也开始出现石榴、佛手、苍松、山石之类的,唯南天竹不变,既取“竹”与“祝”谐音之妙,也有驱灾辟邪之意。
(图片来自网络)在赣南山区,每逢婚娶,挑嫁妆的箩筐上都要盖上南天竹的叶子,也是消灾之意。前几年大火的《琅琊榜》中,时不时会有飞流用南天竹来插花祈福苏哥哥的片段。不单只因其好看,更多的是其有着长寿、消灾解难的美好祝愿。
(图片来自网络)南天竹,属小檗科小灌木科,在长江以南可以露地越冬栽培,故得名。而又因植株劲洒,枝干丛生,直立挺拔,复叶平展如羽毛,构成潇洒的树姿,形态风格如竹,因而又称天竹。
(实景图)
南天竹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容易养护。早在明清时期,南天竹就被列为古典庭园的造园植物。不少江南园林庭院之中常能看到南天竹的身影。但不会成片栽植,偶尔有那么一两株,孤植于庭院,透着古典美。因而在颐景园·江南院的造园工艺中,自然也少不了南天竹的身影。
(实景图)
南天竹的美色绽放大约在秋季。入秋后,绿叶转红,果子成熟,串串挂于枝头,果实似珊瑚,晶莹剔透,非常可爱。冬季主流观果植物,果期长达7个月,极具观赏价值。若此刻走访颐景园·江南院,即可在园林深处邂逅一株南天竹,其散发着淡淡的禅意,还有一丝与江南相拥的静谧。
(实景图)
在这个季节里,挑一个闲适的阳光午后,走访颐景园·江南院,即可在园林深处邂逅一株南天竹,其散发出淡淡的禅意,还有一丝与江南相拥的静谧。值得一提的是,颐景园·江南院售楼中心新春过后即将大美绽放,届时诚邀城市雅仕来此,一品江南园林里南天竹的韵味与诗意。
(实景图)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