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书院院长李忠厚一行寻脉孔府孟府尼山圣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医院的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029/4505357.html

辛丑芒种,为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探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故里,追寻孔府、孟府和尼山圣源书院文脉,开展儒家文化研究传播经验交流,进一步丰富京杭书院办院资源和经验,临清市海山集团总裁、京杭书院院长李忠厚先生携书院专家及我市知名文化学者薛允生、侯尚武、郭东升、张春华、刘北、马啸宇、赵金旗、郑欣等一行30余人,前往曲阜、邹城参观考察,开启文源寻脉之旅,收获丰硕,圆满成功。

今天推出《孔府游记》篇

曲阜孔府在山东省曲阜孔庙的东侧,是孔子嫡系后裔──“衍圣公”的府邸。它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公府”。

北宋至和二年()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世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在原曲阜(当时称为仙源,在今曲阜县城东十里)县城内建造了衍圣公府。现存孔府为明洪武十年()孔子五十五世孙孔克坚时,朝廷在阙里孔庙及孔子故居以东敕建的新府。弘治年间遭火灾,弘治十六年又奉敕重修。正德八年(),曲阜县城移至孔庙、孔府所在地,以便于保卫,孔庙、孔府便成为曲阜新城的中心区的主要建筑。

孔府现占地约4.5公顷。其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11进庭院,内宅门以前为衍圣公视事衙署,后面为生活院落。东路为家庙、穆恩堂等祠庙和接待朝廷钦差大臣的九如堂、御书堂等建筑;厨房、酒坊等服务用房也在东路。西路有衍圣公读书和学诗习礼的红萼轩、忠恕堂,以及接待一般宾客的南北花厅等。

孔府正门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在建筑工艺上很有研究价值。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打开。

过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孔府大堂。这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厅堂5间,进深3间,灰瓦悬山顶,具有明代风格。大堂中央有一个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院子西北角有一通向西面的小门,进去后是一个幽静的院落,正房牌匾上书红萼轩,是衍圣公习字、读书、作画和会客的地方。明檐柱悬挂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镕书写的对联:“晓露抱金茎拣墨试磨新赐砚,春风留玉座焚香还读旧传书。”

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慈禧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松鹤图”等,是清光绪二十年(公元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禧祝寿时赏给的。

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6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

西面的院落是忠恕堂,为西路的主房,是衍圣公学习、会客的地方,曾是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学礼学诗之处。堂原名“永寿堂”,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据《论语·里仁》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改名为“忠恕堂”。堂前低矮露台两侧栽植石榴和丁香树,台前栽植两丛南天竹。

三堂西北的院落为安怀堂,是衍圣公“燕居吟咏”处。名字来源于《论语·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系清代建筑,前与忠恕堂后轩相连,

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有道禁门将内宅门与外界相隔。此门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清朝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有不遵令擅入者“严惩不贷”。

内宅门西侧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物件就是向内宅供水用的“石流”分为墙内和墙外两部分,墙外的部分就是一个用青石雕凿而成的石盆,通过一个孔洞和墙内的部分相连,墙内的部分仍然是青石雕琢而成,但是分成左右两个水流,其下可以同时放两个木桶接水,这种设计反映了封建时代内外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给内宅供水的一般是卖力气的男子,但是不能进内宅门,男子把挑来的水倒入墙外的石盆,墙内的女佣人用两个水桶接着,这个物件生动地诠释着过去孔家对封建礼教的坚守,

在孔府内宅门内,其屏门有一幅寓意深刻的图画--戒贪图,画中描绘了一只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贪”。虽形似麒麟,但其本质却与麒麟有着天壤之别。贪则是贪婪之兽,其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壁画上贪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了“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应有尽有。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

衍圣公将此图制作在宅门附近,这里又是从内宅外出的必经之路,可以提醒衍圣公及其他的孔氏裔孙不要贪得无厌。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符合道义,如果追求物欲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祸及其身。

30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踏入这座古老而深邃的千年宅院时,就被这幅依然色彩艳丽的图画所深深折服,尤其当听到身边的友人谈及这幅“戒贪图”的寓意时,更令我对衍圣公府独有的家教与家风感到佩服。

沿西面通道再向北,是一个小花园。从小花园东面向北穿过围墙门,北面就是孔府后花园“铁山园”。花园西部有几块铁矿石,清嘉庆年间,孔子第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重修后花园时所置,“铁山园”由此得名。这座花园虽然不大,但是亭台楼阁,奇花异木,值得驻足的景物很多,我只选两三处有特色的予以介绍。

花园西南角坐西朝东有一座影壁,上面画着一幅风景画,这就是著名的孔府立体墙画。这幅画传说是孔府的下人所做,画技并不高明,奇妙之处是站在任何一个角度看,那条路都是正对着自己,寓意前程通达,叫金光大道,其实这是在二维平面上运用透视法作的画,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是在古代有这种独特的效果,再加上寓意吉祥,就让孔府的人喜爱并保留至今。

向南登上假山北的平台,有一座扇形凉亭,东面那株老紫藤紧贴花墙,主干围粗达七八十厘米,树龄当有百岁以上。

从平台下来,沿路向西来到花园中间的南北通道,北面路西就是五柏抱槐。在高大苍劲的柏树五枝合围中寄生出一株槐树,树龄五百年,非同种但同根,可谓大爱无疆、博爱包容。

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作者简介

于晓勇

京杭书院公益讲师、市知名语文教师、市作家协会会员,研究读书方法几十年,造诣颇深。

京杭书院是你放飞梦想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jz/7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