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孢菌素胶囊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40.html
马宝琳,一位在北京开行善堂心脏病中医专科诊所的中医,是西医胡大一的弟子。
Q
记者:有人说中医不科学,您认为呢?
A
马宝琳:几个月前诊所来了一个肩周炎患者,治好的患者介绍来的,开着Q7,带着大墨镜,很有气质,很有修养的一个人,他问我们原理是什么?我看他不是一般人,就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是科学家,我问在哪,他说在美国,我说多少年了,他说30年了,我说那您肯定对中医一点儿都不了解,他说对。
我说我问您两个问题:第一,是不是一切科学都要靠哲学来指引?他说对!第二,是不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说对!我说好了,咱先用实践检验一下!一针下去,指着他的胳膊说“抬”,他一下子就把两年抬不起来的胳膊抬起来了,前后也就5秒钟。他很惊讶,问为什么?我说亿万年来,苹果一直是从树上掉到地下,这个事实和牛顿是否发现万有引力没有关系,牛顿不发现,万有引力也存在,就算不叫万有引力,苹果还是往地下掉。我知道怎么把您的病治好,您来诊所是为了治病,这不就得了?中医有完善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学中医的人一辈子都读不完,我怎么给你解释?
所以,我很反对打着科学的名义指手画脚的做法,这类似于打着道德的旗号到处骂别人不道德一样。
Q
记者:有人说中医没有循证依据,您怎么认为?
A
马宝琳:中医里面有两个名词,一个叫经方,一个叫验方,什么叫经方呢?就是经典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方子,比如麻黄汤、白虎汤等;什么叫验方呢?就是只要是这个病,用了就有效,不用废话。这些经方和验方都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若干个朝代,治了无数病人的验证,大家不要忘了,古代没有自媒体没有广告软文,就靠亲朋好友口碑传播,这还不叫循证?不比拿小白鼠做4个星期的实验可靠?不比一个为期5年的所谓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可靠?你观察了5年做了例,我观察了年治了万例!谁更循证?不用拿国外的试验说事儿,谁还没做过临床实验啊。
来源:健康界,略有改动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Q
山西晚报:近年来,不断有中西医孰优孰劣之争,网络上也有些反中医的言论,说传统中医基础是阴阳五行理论,经不起现代科学验证。您对此怎么看?
A
郝万山:大家之所以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大家不了解中医,也是由于中医界的一些人没有很好地读经典,没有很好地解释中医的一些基本原理。
美国宇航局(NASA)在地外寻找人类宜居行星有四个条件:
第一,和母星(恒星)保持适当距离的行星。
第二,这个行星一定是岩石或固体组成的。这两个条件意味着什么?有一个行星,附近有个适当距离的恒星发着光和热照射在这个行星上,这个行星上就有了明亮与黑暗、温暖与寒冷之分,这就是中医说的阴阳。如果一个行星没有阴阳之分,绝对不会有生命。
第三个条件是,表面温度介于零下17度到93度之间,第四个条件是表面存在液态水。这说明阳气不亢、阴气不寒,如果阳气太亢,超过93度,液体水全蒸发到宇宙空间了;如果阴气太盛,阴盛阳衰,这个星球全是冰,能繁衍生命吗?所以这在中医就称作阳气不亢不烈,阴气不冰不寒。中医的阴阳,讲的就是化育生命的基本条件,《黄帝内经》所说的“生之本,本于阴阳”,就是这个意思。
中医讲的人类宜居行星的条件,比美国宇航局更精确。这个行星上不仅要有阴阳之分,还需有四季气温的变化和气的运动趋向的变化。气的运动趋向的变化,中医是用五行、五气、五运来表达的。
春天,气温由低逐渐升高,出现热胀。你看那热气球,本来是瘪的,底下一加热,气球就胀起来了。这个热胀呢,就是气向四周展发,《黄帝内经》称为“木行、木气、木运”,应象于植物的营养向根的末梢输送,向枝条的末梢输送,植物的根迅速向下伸展、枝叶迅速向上展发。
夏天,气温持续升高,这个时候是气的上升运动占据主导地位,植物的根就不怎么长了,而枝叶繁茂地生长,古人叫“火行、火气、火运”。
秋天,温度由高逐渐降低,这就是冷缩,应象于植物的营养向主干内收,向种子和果实内贮藏,根的末梢干枯了,枝条的末梢干枯了,这叫“金行、金气、金运”。因为金属密度大、质量重,象征着收敛密集。
冬天,阳气潜降,阴气主事,植物不再生长,种子滞育,不生根不发芽,树木的小芽蛰伏潜藏不能露头。此时是气的下降潜藏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叫“水行、水气、水运”。
在季节转化期间,气由展发变为上升,有18天的平稳过渡。由上升转为内收,有18天的平稳过渡。由内收转为下降,有18天的平稳过渡。由下降转为第二年春天的展发,也有18天的平稳过渡。这个平稳过渡就叫“土行、土气、土运”。土行的特点是,升和降相均衡,展发和内收相均衡。正由于木、火、金、水这四行中间加一个土行,周期性、规律性的变化,才出现了植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节律。
我们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手心是这个颜色,而手背上长着汗毛,是那个颜色,这就是阴阳。我们细胞的同化和异化,消化系统的吸收和排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肺的呼和吸,肌肉的收缩和伸展,精神状态的兴奋和抑制,觉醒和睡眠……不管地球上的生命如何千变万化,总没有逃脱古代自然科学学说——阴阳五行的烙印。
我们看这个桌子(指着他面前的一张桌子),是木头的,有花纹,这是树木的年轮,是阴阳五行打上的烙印,大鱼的鳞片上有年轮,乌龟的壳上有年轮,连石首鱼的两个耳石都有年轮!
不仅有年轮,把它削成薄片以后,用放大镜能看到年轮,用显微镜能看到季轮和月轮,用电子显微镜居然能看到日轮!如果这个鱼哪一天遇到风平浪静、朋友多玩得高兴,吃得饱。它那天就长得好,电子显微镜下就能看到宽宽、亮亮的一条线,如果哪一天遇到了狂风恶浪,把它卷到孤零零的海湾,一天饿着肚子,紧张、恐惧、焦虑,那一天它就长不好,留下的就是黑黑、窄窄的一条痕迹。就凭石首鱼两块耳石电子显微镜的图片,可以追溯出这条鱼所生活的海域过去每一天的气象日记。这真叫岁月留痕哪!
你说这是不是科学?谁能推得翻?
Q
山西晚报:人们总是对看得到的东西才认可它的存在。中医讲气、气血运行、气滞肝郁,但这个气摸不着看不到,人们便说它是玄学、巫术。
A
郝万山:经典物理学认为,构成宇宙的是三要素:这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中医一个“气”字,就概括了这三个要素。气是物质的,气是携带能量的,我们说这个小伙子有力气,他携带的能量就多呀,气又是信息的载体,冷气、热气、病气、药气,就是携带有不同信息的气。量子物理学认为,构成宇宙的只有一个东西,这就是能量。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只不过是能量的凝聚,是能量表达的另一种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医的“气”字就可以直译成量子物理学中的“能量”。
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只不过年代久远,用语不同,今人不大知道古人的意思了。而我们学中医的责任就是要把它解释清楚。
Q
山西晚报:那怎么结合呢?屠呦呦用现代技术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是中医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吗?
A
郝万山:是某些成分的现代化,但不是理论的现代化。
10年前,缅甸西部已发现耐青蒿素的疟原虫,于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以后不许用青蒿素的单品,一定要用青蒿素的衍生物,而且是多种衍生物结合起来用。由此我们想到,中药是多种植物药组合起来的复方,用上几千年,不会出现病原微生物的耐药。
20年前,我在东欧捷克国的布拉格讲课,有个听课的医生带来一位40岁的女病人,她是霉菌性阴道炎,很严重。我说这个病你别找中医,用制霉菌素。结果她笑了,说她就是布拉格制药厂制霉菌素车间的技术人员,用制霉菌素没效,她感染的是抗制霉菌素的菌株。我平常是不看妇科病的,但她要求,我就开了药。七天的课讲完后,我走了。第二年那边又请我去讲课,那女病人又来了,翻译告诉我,吃了我开的药3个月,她好了。给他们药厂的其他人用,其他人也好了。他们就组织全厂以及国家其他制药的人一起来研究,看看这包草根树皮里头究竟是什么成分发挥了作用。结果“一无所获。”她说,“你们的成分太复杂了,很多东西我们根本弄不清那究竟是什么。”
她接着说,你们中国人都会打拳是吧,我们西方人也打拳,可是我们的拳有直拳、勾拳、鞭拳、甩拳四大类,尽管每一种都有变化,力道很大,防不住就被打倒了,可是你防住了就不会被打倒。你们中国有一种迷踪拳,无招无式,防不胜防。我们的西药就好像西方的拳击,你们的中药就像是东方的迷踪拳,那成分太复杂了,人都搞不清楚它的成分,致病微生物更搞不清楚,根本没法耐药。人类平均10年才能生产出一种新的抗生素,可这种抗生素只要用于临床,只需要3年,就产生了耐药菌株。这位女士说,我们一直担心,有一天,人类再也拿不出任何抗生素来对付自己培养起来的刀枪不入的致病微生物,那才是灾难到来的时候。现在我不担心了,因为世界上还有中国,还有中医、中药。
Q
山西晚报:中药材里有好多奇怪的药味,比如鲁迅他爸去世前得重病,大夫开的方子里有一味药“原配的蟋蟀一对”,很多古医书中也曾强调、描述一些药材的产地、炮制过程等,似乎非如此不能有奇效。但现在的中医似乎不那么强调这些,会不会影响古方的效力?
A
郝万山:给鲁迅他爸看病的是江湖术士,故弄虚玄,根本不能代表中医。古代的中医,医药一家,所用药材大多自采自制;现代医药分家,保证药材质量对疗效至关重要。所以,种植药材要模拟药材原产地的环境条件,炮制药材要遵循千百年来的古法炮制原则。当然了,方法是可以改进的。
由于现代中医不再去亲自采药和炮制药材,所以保证药材质量的重任就落在了药学专家的肩上了。
来源:山西晚报,略有删改
END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