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
吃水果的嘴巴
根!本!停!不!下!来!
然而,最近湖北省卫计委、湖北省疾控中心
对一种野果的采食发出安全警示:
▽
湖北省已发生多起误食马桑果中毒病例。
等等,什么是马桑果?
为什么会误食它呢?
原来是入夏以来,
一种名叫马桑果的有毒野果成熟了,
因外形酷似桑葚,
被不少人当成桑葚误食,
结果导!致!中!毒!
估计很多小伙伴根本不知道
马桑果是个什么东东?
我们一起来看看
▼
马桑果确实是桑葚的近亲,为桑科植物,生长于山坡或山沟中,在我国南方各省多见。连成熟过程也像桑葚,马桑果圆形多肉,未成熟时呈绿色,每年5—6月份成熟,初呈鲜红色,后渐变为紫黑色,味甜略涩,
然而看好了!
马桑果有一点和桑葚完全不像!!!
那就是它——有剧毒!
马桑果果实内的有毒成分为马桑毒素,它通过刺激大脑皮层引起兴奋、痉挛、呕吐等一系列中毒症状。马桑果中毒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3小时出现。轻者表现为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出汗、流涎,但神志清楚,无抽搐。重型患者呈现神志恍惚、昏睡、瞳孔缩小或扩大,反复抽搐,抽搐时口唇出现紫红色。特别危重型患者呈现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其实,在全国其他地方都有类似案例。
年5月13日据都市时报报道,重庆崔静彭水县四名小学生,放学途中因贪食路边马桑果,险些中毒丧命。
年5月12日红河的一家人进食从山上摘来的野马桑果后(进食量不详),患儿呕吐1次,呕吐物为早餐所进食物及马桑果残渣。并出现抽搐,每隔20时多分钟发作1次,发作时两眼上翻,口吐白沫。
年5月22日据贵阳新闻网消息,七星关区放珠镇一名9岁男童在放学路上,看到树上的红色果实,便采摘食用。半小时后,男童出现呕吐、抽搐症状。家人将医院抢救,方才脱离危险。后经证实,男童食用的野果,正是马桑果。5月以来,毕节七星关区8名儿童因采食形似桑葚的马桑果中毒。
......
为了小伙伴们的身体健康,
大家千万别误食了!!!
大家千万别误食了!!!
大家千万别误食了!!!
认准了!
▼
可是如果万一误食了肿么办?
马桑果中毒,可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约10克溶于克温开水灌胃。如果没有小苏打,可饮用1%的温盐水催吐,直至呕吐物吐尽。也可用蛋清灌胃,医院抢救治疗。
这段时间恰逢桑葚上市,小伙伴们在食用时还是要防着点!就算不吃,能知道如何区分马桑果和桑葚也是好的。如果不小心误食了,不要慌忙,医院进行治疗!
接下来,再为大家科普几种“有毒”的野花野草野果,下次出门见到,可别再手欠啦!
银杏果银杏的肉质外种皮,以苦、涩味为主,食后即有“锁喉”感,不仅不好吃还食之有害。入药入食多用银杏种仁,但种仁不可盲目采取。
夹竹桃夹竹桃的花、叶、枝条、树皮都有毒,如果误服过量会出现中毒症状。夹竹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一旦“亲密接触”,轻则皮肤痒痛过敏,重则中毒。
龙葵龙葵可以拿来药用,但由于叶子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煮熟后方可解毒,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甚至休克等症状。
南天竹南天竹,全株有毒!中毒症状为兴奋,脉搏先快后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昏迷等。
变叶木汁液有毒,人畜误食叶或其汁液之后,有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
来源: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网、
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浙江名医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