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佛教史ldquo南宗rdq

《微课佛教史》·2

如果真的是一代传一人的规矩被固定下来了,那就变成“此是彼非”、“唯此一真实,余二即非真”了,就是只有一个才是正宗的。但是如果像《续高僧传》这样的写法,就是一代会传给几个人,那就不存在什么一代传一人的说法了,也没有必要争地位了。

所以后来菏泽神会大师去争地位其实也许是迫不得已,他的年纪在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当中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应该说他出名的时候或者他的势力抬头的时候,他的很多师兄弟都已经去世了吧?另外一些人好像也不把这个当回事,毕竟他们是禅师系统嘛,不是很把这种事情当回事。到了荷泽神会大师出山的时候呢,江湖上开始盛传“一代只传一人”了,那就变成有正宗和非正宗的区分,于是他就来为自己的师父定是非了。

荷泽神会大师有一著作叫《菩提南宗定是非论》,是吧?以上次我们谈到过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这个词,叫“菩提南宗”。《六祖坛经》有一种说法,它的全称叫《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也是叫“南宗”。这个“南宗”肯定不是代表“我们自己”,不是指和“北宗”相对应的那个“南宗”,这里看来,这个“南宗”应该是指总的禅宗,从达摩祖师开始都叫“南宗”。为什么呢?因为达摩祖师是南天竺人。

这种说法我觉得是可以被接受的,否则为什么是“南宗定是非”呢,对吧?假如是南宗和北宗相对应的话,那就不应该叫“南宗定是非”,而是应该叫“定南宗是北宗非”,或者“禅宗定是非”,或者“达摩宗定是非”,或者“楞伽宗定是非”。现在用的是“南宗定是非”这个词,就说明这个“南宗”是大家都可以叫的,而不是相对于北宗的那个“南宗”。

北宗是谁呢?就是和慧能大师同辈的神秀大师,但是神秀大师的年纪比慧能大师大很多。而且除了北宗和南宗以外,禅宗当时还有好几个系统,比如保唐宗、宣什宗等等。这些禅宗派别的某些行为方式都是一样的,都有传戒的时候讲法的习惯,就像《六祖坛经》里面的这个“坛”是指戒坛,是六祖大师传大乘无相戒。

还有就是都有一个仪式,要去点香……这背后有它的宗教意义。到了后期的时候,就是弟子揣一支香跑到师父那里,经过师父首肯、印可了以后,就点一支香供养,这支香被赋予了禅宗特别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情况在六祖慧能大师甚至四祖道信大师的弟子这里就开始出现了,这是禅宗里面比较特殊的一种行为。

我们今天是从《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这块碑文开始谈起的,那么就先到这里。好,谢谢大家!

释观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jz/9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