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秋天已经到了尾声
乌桕的果壳是否已经开裂
露出白色的诱人种子
曾经红彤彤的栾树果实
有没有褪去颜色
重阳木的一串串果实成熟了吗
10月31日
来自武汉三镇的小学生们
在月湖边探索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小学生围绕月湖寻找植物果实。
10月31日上午
月湖风景区开展
《缤纷秋实》公园大课堂活动
15名小学生
在湖北博得自然生态中心
自然导师车前的带领下
沿着景区凤凰广场一路发现了
南天竹、蒲公英、栾树、
合欢、火棘、玉兰、枫杨等
十余种植物的果实
有的果实长得像豆荚
有的靠小鸟帮忙传播后代
还有的被称为“救兵粮”“挂面”
……
车前告诉小学生
这些或红或黑紫的果实
都预示着秋天到了“成熟”阶段
即将迈入冬天
车前老师引导小学生观察植物果实。
行至树林中
点缀在深棕秋色背景下的
数朵垂丝海棠
瞬间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
“为什么春天的花却在秋天盛开?”
车前介绍
原本春天开花的植物
反季节开花的现象每年都有
但今年格外常见
这是因为,有些植物需要在“春化作用”下发现开花的信号,即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由营养阶段转化为繁殖阶段(即开花)。而今年国庆节前后,武汉降温又陡然升温,这让垂丝海棠、樱花等蔷薇科植物误以为春天又来了,所以再次开花。
7岁的冯奕然提出自己的疑惑
“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
植物只要在合适的气候下,
就会开花?”
车前回答,植物有自己的生物钟
什么时候开花、结果
都有其规律
虽然气候异常很容易扰乱
它们的开花计划
但合适的气候确实是
植物开花的必备条件之一
同时也不能忽略
营养、水分等其他要素
小学生创作的木板画。
在沉浸式观察后
车前以棉花、水稻等作物果实为例
介绍了人类与花果的紧密联系
小学生们不仅认真记录了
十余种植物果实的
外形、生长特征、传播方式等
还在草坪上用收集的果实
创作了一幅幅木板画
成果斐然
小学生余沐泽的家长感叹:
“感觉每次公园大课堂
都是和孩子一起‘充电’学习的机会,
很有收获!”
长江日报出品采写:记者蔡燕秋通讯员许丹编辑:叶凤校对:蔡扬长江日报粉丝福利天天见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