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青州来花香弥四海青州花卉产

风从青州来花香弥四海

——青州花卉产业发展掠影

盛夏七月,日出江花红胜火;蔚然七月,风经青州香飘海!

七月的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花卉交易中心,繁花似锦,电商云集,客流如织,炎炎盛夏,产销两旺:运花车辆若神龙游舞,见首不见尾;花棚内花农挥汗如雨,这边栽植,那边售卖,忙得不亦乐乎!

一个指头肚大的碧绿多肉售卖一千;一平方土地产值四万;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的劳动日市值元……这就是全国独有的青州现象!

青州,中国花卉产业发展风向标;

7月14日上午,一场畅快淋漓的夏雨过后,烈日炎炎,气温如炙,而位于青州黄楼的花卉博览园内,凉风习习,温润怡人。兰花展区、精选多肉展区、电商乐园、物联网栽植……七个主题展厅,成为了解黄楼花卉产业发展的沙盘,向我们展示了青州花卉产业的勃勃生机——

多年来,青州市紧紧围绕打响“青州花卉”品牌战略,以花卉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实施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全市花卉种植面积13.1万亩,年产值95亿元,花卉生产专业村个,从业人员15万人,年花卉交易额亿元,花卉品种达到多个,是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产品遍销全国近30个省市区。目前,青州市拥有全国唯一一家花卉高新经济区、第一家花卉电商物流一体化发展区、全国唯一的花卉学院和全省第一个出入境花卉苗木检疫隔离圃;以黄楼、弥河为核心,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国家花卉标准示范基地”“国家花卉信息建设示范区”“国家重点花卉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试点单位)”“山东省优质花卉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花卉博览园内,七个主题展厅展出的,大部分是青州花卉企业独立研发、培植的花卉、多肉、绿植。尤其是多肉产品,

青州花卉企业培植的多肉产品,从宏观到微观,实现新、奇、特的品相突变。在这里展出的多肉,形态各异,圆柱形、立方体、多边体,七彩鲜艳,晶莹剔透,极具观赏价值。

据说,一株指头肚大小的多肉,能卖到千元以上。

目前,青州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盆栽花卉生产基地、多肉生产基地,品质跨入国内一流水平。

青州花卉产业已经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转型

占地5万亩,集花卉生产、展示、交易、科研、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花卉高新经济区,占地亩的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占地0亩的花卉公园,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大型花卉企业入驻,引入和推广高档花卉种苗繁育,建成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生产基地和培训基地,多肉植物生产面积突破50万平方米,存养量6亿株。以花卉学院为平台,培养花卉高层次专业人才,做好花农、花商、花卉企业家培训,整体提高全市花卉从业者水平。

推动花卉电商蓬勃发展

青州规划建设投资20亿元,占地余亩的中国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形成集花卉销售、金融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建成中国花卉电子商务交易中心,该项目已通过审批成为国家级花卉电商平台,被立项为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善融商务青州花卉馆、中国青州盆花交易结算中心等电商平台线上交易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已有近家花卉企业、经销商在天猫、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网络平台店注册网店,花卉直播销售风声水起,80%以上花卉从业者开通了花卉电商直播通道,全市线上交易额超过25亿元。

(具有浓郁花卉景观特色的直播间)

在花卉博览园内,有封闭式直播间,独立进行产品直播;还有开放式直播间,前面进行产品的直播,后面还可以进行办公。还有小院式直播间和庭院式直播间,可以具备产品展示及直播、园林景观展示,形象直观了解青州花卉特色。

青州形成花卉人才引进培育机制。

青州市始终保持与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国家航天育种育苗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在做好科技引进和培育的基础上,做好花卉组培、生产、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训。每年组织举办花卉产业高端培训班,做好花卉生产、管理、技术人才以及较大规模花卉企业负责人培训。目前已有1名院士、4名博士、13名硕士在青州企业工作或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

(依托物联网的全自动花卉园,温度、湿度、浇水、施肥,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与远程控制)

自主产权花卉新品种研发成果丰硕。

青州目前已建成山东省亚泰花卉院士工作站、山东省竹芋研发中心在内的10家研发机构,山东省蝴蝶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家花卉联盟组织。相继研发出‘青州仙子兰’‘花艺双辉’‘青州雪峰’‘云门素’、‘云门香’‘海岱韵’‘青州金凤’‘青州银凤’等11个花卉新品种,实现了山东省兰科花卉育种的突破。金作家、企剑白墨杂交育种获山东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蝴蝶兰新品种‘云门香’‘海岱韵’杂交选育获2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蝴蝶兰新品种‘云门香’、‘海岱韵’杂交选育项目均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花卉种子种苗生产倍量增长。

搭建花卉专业院校和花卉企业合作平台,重点在新品种引进示范、过渡驯化、生产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做好产学研结合文章。亚泰花卉、奥斯特园艺等4家企业通过科技攻关,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种苗研发型转型,全市年产花卉种苗突破0万株,产值达1亿元。千卉千姿等企业积极开展多肉植物杂交选育工作,引进及培育多肉新品种个以上。青州冷凉花卉种苗快繁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一叶兰、矾根、火焰南天竹已建立差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并投入量产,丽格海棠率先在全国组培成功,部分冷凉花卉组培苗产品销量占有全国市场份额30%以上。青州多肉种子种苗选育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种子种苗和种源地,多肉种子种苗占市场份额50%以上,是云南多肉生产的主要种苗供应地,并远销日本和韩国。

青州花卉产业,走出了一条在全国先行、先试、先推、可复制、可建店的创新发展模式,勇立创新潮头,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极大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wh/7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