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建成网红花坛社区景观自治探索l

如何激活社区自治的“种子”,把居民共建的“胃口”吊起来?江湾镇街道探索新路径,以党建引领为统揽、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自治资源、创新自治载体,推动居民自治提档升级并逐渐形成典范。最近,韶嘉公寓的小区入口处翻新了一个花坛,取名叫“小嘉园”。以前这个花坛里有些许野草、垃圾,现在花坛经过打理,看上去清爽多了。

空地变花园巧思促自治

创新基层自治的形式和载体,调动社会主体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性,逐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基层善治之道,努力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格局。去年10月,江湾镇街道社区自治办推出“新三个一点点”概念,即“一点人、一点力、一点钱”的自治模式。据街道社区自治办工作人员李雨声介绍,在街道社区自治办的指导下,韶嘉居委联合韶嘉公寓业委会、鑫洪物业公司完成了多方听取意见、花坛方案设计、业主意愿征询等流程,仅花费了10天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对花坛的合理调整。如今可以看到,花坛的外侧采用环形弯曲小道,并铺设了鹅卵石。花坛里种植了石竹、女贞、黄金菊、银叶菊、南天竹等各类花卉植物。花坛里还摆放着几个憨态可掬的动物雕塑景观。

志愿护绿队蔚成新风尚

原本有些凌乱的绿地变身现今美丽的花坛,一支志愿者团队也应运而生。为更好地做好这个花坛的维护工作,韶嘉居委特意组建了一支护绿队,取名叫“韶嘉公寓护绿队”。护绿队的成员经常在这里锄草、浇水,他们的动作看上去十分娴熟,那是因为护绿队的成员平日里就喜欢侍弄花草,他们都颇有一番种养心得。有成员表示:“因为是自身的兴趣爱好,家里阳台上也种了许多绿色植物,所以一定会呵护好它们,让花花草草长得美美的。”韶嘉居委的工作人员与护绿队的成员一同对枯萎的花草树木开展修剪、更新工作,同时做好除草、打药、补栽等管护工作,并积极展开环境整治行动,劝说周边居民文明养宠、不要破坏绿化,他们还号召居民一起出力来美化自己的家园。

人民唱主角走出新路子

构建“居民微自治”创新型体系,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围着这个花坛转儿,所有人干劲儿十足。花坛改造完成后,看到花坛边缘的鹅卵石装饰,就等于是在提醒开车的居民,停车时应当把车往前停些,因为离花坛太近的话,汽车的尾气会对花产生影响。现在,走近韶嘉公寓的这块花坛就能发现,这里干干净净、花团锦簇、娇俏可人、分外美丽。改造后的花坛让居民们十分喜爱,住在这里心情格外舒畅。一位路过的居民说:“花坛改造过后,仿佛穿上了新装,面貌一新。”

●小编手记●齐出力变百花园创精品社区标杆

你一剪,我一铲,分工协作,挖坑、填土、浇水、施肥。花坛虽小,却颇受欢迎。以花坛为媒,不仅打开了社区绿化自治的大门,也成为改变居民陋习的一个好方法。而且,邻里之间围绕花坛这个话题探讨种植技术和手艺,这样能够促进邻里间的沟通和情谊。江湾镇街道利用公共绿地空间,提高了居民对共建共创社区的参与度,逐步实现了社区景观自治,在居民们的心坎儿上画出了一个幸福的“同心圆”。把居民从原本不关心社区建设的“局外人”,变成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的“主人翁”。长此以往,江湾定能呈现出一个“百姓事百姓议、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自治新局面。

推荐阅读如何防治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房颤”?历身边之星丨高志磊:执业为民!传递法治温暖史虹口这个“阳光家园”全新重启!温暖百姓心窝消身边之星丨初心照长路!虹口的他干的都是暖心工程息

内容丨吴怡敏

编辑丨吴怡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wh/8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