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定下目标,每个月见一个不同行业的朋友,坐下来吃吃喝喝聊聊。这个目标目前为止,执行得还可以。六月头上就又约朋友出来聚聚。
我们是高中同班同学,一起在小县城的重点高中用最土的方式度过了最绚烂的年纪。
吃饭的时候我们三个海门人,一边吐槽一边狂嗨地总结海门人的特点,一度笑到要敲筷子。两个上海人只好在一边带娃。三个海门人和他们的家人们
海门人对吃的不讲究,午饭几乎十点半就要开始吃了,因为十一点肯定要吃完的,要去游走找牌桌,打牌是最重要的,吃饭嘛,随便吃吃就好了。
所以海门的普通人家,一年四季,一天三顿,都是米饭。菜是数得出来的那几个。夏天是毛豆,丝瓜毛豆,冬瓜毛豆,榨菜毛豆。冬天是羊肉,红烧羊肉,红烧羊肉里加点青菜,加点黄芽菜,最有创意的就加点萝卜了。外地女婿,外地媳妇,对海门人的饮食吐槽无数。
海门人大都是移民,海门的历史和美国差不多,就两百多年。在移民的途中可能丢了很多风俗吧。海门没有什么传统。过年就是吃好点,可以上午下午各打一场牌。是的,就这些。同学的山东媳妇,表示极大的无法理解。特别是当年结婚,中午晚上各吃了顿饭就结束了。但是,在海门,结婚就是两顿饭,只是饭会吃得好点,必须有两个甜菜,而已。
海门人或许就是那种土土的,务实的。很多年前就听说海门人均存款六万,包括老人和婴儿。就是妇女每天在家打牌的海门人,怎么会有钱呢。因为他们的男人都在外面打工,打的都是大工。建筑工人最出名就是南通海门了吧。
不得不说的是,我们高中那时候,毛衣还塞进裤子里,还穿不止一件毛衣,真心是超级土啊。不过那时候也不觉得土,不知道整天在嗨什么。海门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天然嗨。天生带着嗨基因。很少听说海门人会抑郁,会忧伤成疾的。那种不开心只要唱首歌就好的极度乐观品质也不知道是哪个祖先的遗传。
海门人是很好玩的。约起来,嗨起来哈。
金小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