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元旦快乐啦!!!
岁月匆匆在指尖流逝,还未曾捕捉,便成了朦胧中的一片影子,在心底泛起涟漪。的气息已然扑面而来,新年快乐!!!
小植将最美的祝福送给你们,希望在年,我们都能坚定地朝着心中的方向走下去,也都有温暖相伴,哈哈,小植会一直陪着你们的~~~
有的朋友们已经放假了,有的还在等待,思念着远方的家人、朋友、恋人,植物园里的蜡梅已然开放,色如蜜蜡,香气清冷浓郁,彻骨怡神,陆凯有诗道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诗人折梅送友,遥寄思念。在古诗中,梅花和蜡梅经常统称为“梅”,只是梅花易落,蜡梅倒或许送得到。
“蜡梅”or“腊梅”?
《本草纲目》有言“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蜡梅又在腊月开放,故而误与梅同被称为“腊梅”。古人爱梅,对梅花分类也研究得不深,常常“腊梅”“蜡梅”混称,一“梅”概所有。但其实,人两家是八竿子打不着,既不同属,也不同科。
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同科的还有夏蜡梅属、洋蜡梅属,夏腊梅夏季开花,花较蜡梅大而艳美。而严格意义上的“腊梅”则是指蔷薇科杏属的梅花,种系更多,分类更复杂。在植物学书籍及一些权威性较高的语言书籍中,认定“蜡梅”为规范用法,而“腊梅”则是俗名。
夏腊梅
美国蜡梅
哈哈,那我们下面来讲讲“蜡梅”与“腊梅”的区别。“蜡梅”花色多为蜡黄色,当然也有水粉色等,不过比较少见。而”腊梅“色系则为白色、粉色、粉紫色等,飘摇着蔷薇科的旗帜;与此同时,细细区分的话,梅花的香气更为幽淡,蜡梅则要浓郁一些。
有说法蜡梅开于腊月,其实,蜡梅会从11月一直开到次年的三月,比梅花要要早两个月,故又被称“早梅”。而我们常说的凌霜傲雪、于数九天一枝独秀的花其实也指的是“蜡梅”,梅花紧随其后,开于初春。当然,说到这里,果实怎么少得了呢。我们食用的梅子是梅花的果实,而腊梅的果,不仅有些丑,还有毒.......
蜡梅果
咽不下的果子,好吃的花~
蜡梅果药用名是土巴豆,巴豆我们都听说过,是一种强烈的泻药,电视剧里也常有以巴豆下毒的桥段。蜡梅果名土巴豆,自然也有与巴豆类似的功效。不过,果子吃不了,可以吃花啊~
学校植物园里的蜡梅
古人以蜡梅花做点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写道“蜡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不得不佩服我们人民群众的智慧,对于吃孜孜不倦且认真勤奋。
蜡梅解热生津,蜡梅花、根、叶的提取成份也常被用于治疗烫伤、刀伤、跌打损伤类的药中。
“岁寒二友”
古人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但在南方也有“岁寒二友”,指的是蜡梅与南天竹,前者清香蜜黄,后者鲜红玲珑,搭配在一起“登对”别致。南京明孝就有一条步道两侧种植着整排的南天竹和蜡梅。古人诗句里虽多“蜡梅”“腊梅”不分,但也有不少数的诗歌来写“蜡梅”,唐人崔道融诗云“故里琴樽侣,相逢近蜡梅”,东坡亦有诗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寄物”
东坡在许昌时,宅畔广栽蜡梅,居室则曰“梅花堂”,东坡喜爱蜡梅,小编也是,屈大均有词云
“北枝花后,又蜜脾点点,成葩如豆。
想是绿珠,抛向柔条被黏取。
分得黄檀色浅,吞还吐,微开香口。
向叶底、朝暮冲寒,攀得带冰溜。
心幼。
被春逗。
莫只管半含,似他红蔻
露乾雪皱,馀气箱奁尚穿透。
愁绝灵娥在远,思寄去、百房能否。
峰酿罢、芳未淡,且浮腊酒。”
本期完
欢迎一键三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