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12/4786431.html
作者:郑望
“五一”小长假,相聚福安的三十几位原下白石知青场知青,慕名前往白云山九龙洞,当了一回“穿行侠”。
进入世界地质公园景区,搭乘观光车开始“深峡画廊”之旅。车随山路蜿蜒而上,沿途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苍石交错、流瀑四挂……好一幅自然泼墨淋漓的立体水墨画!此时,不远处飘来云雾,缭绕空谷,缭绕山峦、缭绕着竹林袅袅婷婷,仿佛进入一个梦幻般的仙境。这里的一切都远离喧嚣,随小鸟啾啾啼鸣;这里的一切都纤尘不染,凭绿色清目明眸。心想:“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临”。
观光车停靠葫芦潭景点,但见“拂云亭”依崖而建,气势非凡。倚山亭远眺,深壑峡谷,奇峰突兀,苍石雄奇;涧壁十里,峭崖百仞,石险飞瀑。来寻山之前,曾翻阅过《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所收的明万历《福安县志》山川卷。虽然没有查找到“白云山”条目,却有“天池山”、“仙境山”、“刘阳山”的记载。仙境山位于白云山北翼西麓,距主峰不到5公里。“仙境山……奇峰怪石,岩洞轩豁,石门封固,常有耕叟见,着神仙服、唐衣冠,山洞门而入,因以名山。”仙境洞天,如有仙乐飘飘、众仙来朝之幻境,所以自古称为“神仙宅窟灵异之府”。大凡仙山或神窟,总是天地灵气之杰作。白云仙境,北与寿宁接壤,西与周宁相衔,东与柘荣相望,南抵东海沿岸。天风临海,兼山川之胜景、纳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雨露滴翠,灵滋植被,便有“仙草之山”之称。山中遍布各种畲药材,穿山龙、金丝莲、铁线莲、南天竹、莘草、田七、黄连、莘草、菖蒲等特效草药,俯拾皆是。“白云仙境任逍遥,胜似朝中享福禄。闲来窗前缝旧衲,闷来岭上采仙药”。这备受人们推崇的歌谣,已不知传唱了多少年代了,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寻仙问道,“仙”在何处?仙就在虚无缥缈的奇幻景观之中;仙就在处处流传着神奇美丽的传说之中;仙就在这尽兴传唱的古老民谣之中……
从“拂云亭”徒步往下走,好似走进一幅精美绝伦的古画里。幽深峡谷核心景区中,跌水、瀑布、浅滩、深潭频现,形态各异,到处是奇特的壶穴石臼群,或缸状、或盆状、或柱状、或壶形、或壁态……犹如一个现代派雕塑的石艺大观园,令人叹为观止。爬岩涉涧,循着九龙洞口訇然作响的水声前行,仿佛步入奇妙的神话世界。洞顶穹隆和洞侧,到处是湿漉漉的钟乳石。洞府有风有水有光,布满石幔、石帘、石笋。从石缝“天眼”透射下来的光线,犹如一束手电筒的光亮,照见龙宫洞、鞠躬洞、麻姑洞、绿潭洞、蝙蝠洞………石洞一层套一层,洞洞相通。大的可纳百人,小的一人难容下。宽敝处可摆下数张酒桌,任人闲庭便步。狭窄处仅容一人挤身而过,仰首唯余一线天;龙湫一潭连一潭,潭潭相接。瞧!“碧潭蝶影”景物形酷似,秀奇隽永,真似羽化仙境不知其所止。“玉镜潭”则静水一汪,如灵镜般清澈滢透。俯身伸手掏一泓清凉,舒适之感传遍周身。看!“葫芦潭”穿岩入石,碧葫飞浪。山泉琮琮,曲折回环,水流石转,引人入胜。游览洞窟,可谓险象环生,奇观迭出。不知不觉来到岩洞上游,抬望眼,只见“龙井烟云”洞口弥漫白雾,轻纱飘舞,空蒙幽美。一条二级瀑布悬挂峭壁上,宛如素练飘空,轻绡垂悬。这洞间瀑布水帘珠喷玉溅,如同上天撒下的一串珍珠,流淌成掷地有声的彩链。走近“飞天井”洞瀑,凝视跳跃着的“水之花丛”,真不敢相信乳泉的纤纤柔力,竟然能雕琢出这般的美景来。“灵泽夫人洞”三十六房、七十二林姑洞,多多少少留下滴水穿石非凡的神力。洞中的天、天中的景、景中的潭,潭中的泉,如梦如幻如歌………水与石浑然天成的奇峡洞府,以其天工造化的跌宕嶙峋洞开山面,藏奇纳秀,幽暗神秘,任凭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揣摩,去欣赏。置身绝妙处,问天崖壶穴:是谁第一个闯进仙都的洞府,在这别开生面的世界留下第一行足迹?是谁第一次慧眼发现九龙出洞,给了这个自然的艺术宫殿一个画龙点睛”的名字?“地下迷宫”,指点迷津:美的探索,需要一种冒险精神。
探龙宫险洞、穿通天峡谷、过天开一线、体验最石臼的神奇………从葫芦潭景区到蟾溪村是徒步游玩,走下来还是挺轻松的。在蟾溪长约5km的河道上,跌水冲蚀、流水底蚀、漩涡流侵蚀形成的数千个大小不一的壶穴或坦露于基岩河床、或散落于河床基岩阶地,或高居于河床岸壁,或深藏于河床巨大滚石堆下,数量之丰、个体之大,形态之多实为罕见,具有极高的观赏、科普和地学研究价值。在下山的途中,偶见一座巨大的劈面而立的山体。远看飞流直下,但却无声无息,走近一看,并非真的瀑布,而是酷似瀑布的石崖,这就是“石瀑”啦!站在大岩石下往上仰望,但见巨石斜倚着山巅直插天际,如刀削斧劈,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真像一帘漫无边际的瀑布从天上倾泻而下。尽管没有银河倒卷的水,但仍让感到有一种“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瑰丽和壮美!走近瀑布岩,细看山体全是岩石,隐约可见流水冲蚀凹槽上的流纹、碎斑模样。由于特殊的河床地貌和花岗岩基这独特的地质结构,在亿万年历史长河中,山表层植被虽丰,但总是能恰到好处地裸露出大山的脊梁,那万绿丛中簇拥着一片苍黄,或一段莹白,或一道湛青,无不显示出山体的精华,大自然以鬼斧神工之力,造就了人力难以达到的石瀑景观。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洗礼,形成了如此浩大,如诗如画,亦真亦幻的石瀑。历来“瀑”因水流落差而形成,硬邦邦的石怎能称瀑呢?周边分布着石瀑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水性至柔,可以穿石,花岗岩经历千年风雕水蚀,冲出一片复杂多变的纹理,被水冲刷修饰一番,纹理线条变得十分柔美;倘若有蓝天白云彩霞的映照,便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调,异常美丽,在各色光线的折射下远远看去仿佛道道亮丽的瀑水,堪称一绝。一句“天下瀑布皆为水,唯有蟾溪独为石”是对景区石瀑的最好写照。相传这里是缪仙公收伏九龙之所,山上那数座像树桩一样的石崖,民间相传叫“拴龙桩”。不知是巧合还是仙凡原本对应。“拴龙桩”拴的九条孽龙,它们的名字分别叫喜色、贪财、好酒、使气、争功、夺名、嗜博、争妒、空忙。那宝甲石、龙爪石、九龙壁等遗迹,一定是九龙捣腾、爪抓的痕迹吧。有人说:人的苦恼在于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的确,生存和繁衍必不可少的物质需求是恒定、有限的,人的精神追求才是无止境的,这是人性的特点和荣耀。离精神越近的离动物越远,离物质越远的离崇高越近。蟾溪峡谷九龙洞,白云山中的天窟,永恒地诱惑着“穿行侠”。
天仙瑶池,涌泉相通,号为地脉。神秘“壶穴”,堪称“世界奇观”;石瀑魅影,堪称“天下一绝”。在石瀑顶部隐约可见一抹绿色,与白云相依,那是山顶绿树的身影。看着神秘的蓝水带、深水潭、石臼群、瀑布岩,已经是花甲之年的知青,不禁手舞足蹈,眉开眼笑。和壁上的浪漫石瀑合个影,也能寿比南山?
如果你喜欢这篇作品,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