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9月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年9月,我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7种共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痢疾,五种疾病的报告发病数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92%。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三种疾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87.38%。疫情分析和研判我省9月份蚊密度较去年同期仍有上升,10月份媒介伊蚊依然处在活跃期,经历国庆假期,人员流动频繁,且登革热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个人需注意加强防蚊。秋冬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重点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应加强校园传染病健康知识宣教。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上述疾病。警惕各类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后引起胃肠道炎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胃肠炎症状,以及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防护措施: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3.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4.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5.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流行性感冒不明原因发高烧、觉得头疼,有的咳嗽、嗓子疼、全身酸疼、关节疼。这种医院,不要扛着,要及时吃抗病毒药。防护措施:1.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2.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3.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须时,最好戴上口罩。4.发现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当病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治疗。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经呼吸道传播,好发在6个月到5岁的小儿,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防护措施:出现麻疹后,因为其有传染性,要在家里隔离,至少出疹后5天。在此期间,对症处理,发热时使用退热药处理,保证饮水量,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风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风疹病毒引起,多见于4-10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但临床症状轻微,高发时间为冬春季节,注意防范。防护措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需接种2剂次,第1剂次麻腮风疫苗应在8月龄完成接种;第2剂次麻腮风疫苗应在满18月龄后及时接种。另外,初三学生进行1剂次的麻疹风疹疫苗的加强免疫。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大多有发热、咀嚼受限,并可累积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系非化脓性炎症。防护措施:1.及时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2.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3.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通风、勤洗手、勤锻炼。发现孩子疑似患流行性腮腺炎,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一旦确诊,立即隔离。4.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抵抗力。5.流行高发季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减少患病机会,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经呼吸道和口咽黏膜进入人体,发热和皮疹两大主要临床表现。防护措施:家长和孩子要注意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地方,在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中的地方,要注意室内通风,加强防范。日常做到“四多一少”:多通风、勤洗手、常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没有万能神药,只有对症下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来源: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网络
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