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身居乡村,可以观赏到一手的动植物,更接地气地接触到草木山林。这里不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却有比公园更多的植物物种。
田间乡野,就是一座活生生的自然博物馆,如果你了解了90%的动植物,就可以称得上是个博物学家了!
要达成这个目标,可能得花上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一生。
不只是每日与它们见上一面,而是留心每一处细节与特征,结合前人留下的资料,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才算是了解。
野菊
普通人学习植物学知识有什么用?
卢梭在《植物学通信》中说:
“亲爱的朋友,你一定不要把植物学看得比它本身更重要,这是一门纯粹出于好奇的学问,除了一个热爱思考、心性敏感的人在对大自然和宇宙奥秘的观察中所得到的快乐外,它别无现实的用处。”
发现自然的奥秘的乐趣,是卢梭的意见。
七星瓢虫
我的意见,不仅仅于此。
学习植物学,可以让你在野外不感到孤独。
置身陌生的环境,总能发现一些熟悉的植物面孔,顿时与你的乡村链接起来。
如果恰好也知道它的名字,就好像又多了一个熟人,能够在心里以名字相称,而不是:嘿,原来你也在这里。
泡桐树
每多认识一种植物,就在脑子里构建的自然图库里多了一个朋友。
学习植物学,可以让你在野外不至于饿死或者毒死。
野外有野果、野菜、野花、野嫩芽,不管是出于尝鲜还是饥饿本能,都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才行。
李花
明代《救荒本草》里记录了种可食用植物,部分是出于饥荒年代的饱腹之需,口感不咋地,且需处理得当,去除苦酸涩等难以入口的味道,否则也可能引起中毒。
芋头叶
学习植物学,可以让你与不同地区的人快速地打成一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造就饮食文化的不同,其中一部分就在于不同土壤气候能产出的植物差异。
云南贵州人喜欢吃野菜;北方人喜欢吃小米莜面等粗粮谷物;东南亚人喜欢吃热带水果。
带着探索的欲望,大胆地与当地人一起尝试各种植物美食吧,他们会很乐意分享传授。
芭蕉花
学习植物学,可以让你对美感的感触更加敏锐细腻。
自然的美,无处不在,仅仅是植物就大有乾坤。
叶片有耳垂形、心形、羽毛形、手掌形、镰刀型、肾形、针形......
花朵色彩各异,香味不同,功能不同。眼睛是最直接的感官,吊钟形、舌状、管状、喇叭状、灯笼状、绣球状...
形态的命名,是植物学家们对生活的延伸与联想,你在观察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
当你在清晨走入田间,看见三叶草上的露珠刚好在叶片边缘晶莹剔透,会惊觉原来一直忽视了这美的呈现。
牛筋草密集丛生,把细小的露珠顶在头上,看起像来舒适柔软的地毯。
艺术家们源源不断地从植物中汲取能量,画家、雕塑家、设计师、作家、建筑师、摄影师等。
不管你看与不看,它们都在那里。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就这样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植物们每日蓬勃与枯荣的状态都不同,错过即永远,错过也还有下一次的呈现。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年龄,发现,永远都不晚。
植物的用处还有很多,是食物、药物、生物、景物....
对你而言,植物又意味着什么呢?
图/文:草木樨
往期的植物鉴赏:
灰灰菜
不做超级食物的梦,甘心隐匿做藜羹
野花椒树
种于植树节,随时可采撷
南天竹
春天的红叶,秋天的红果果
马桑
小心!这颜色诱人的果实有毒!
马兰头
你看不起眼的杂草,其实是好吃的野菜!
马齿苋
马儿说:是我的草,人类说:是我们的菜!
木姜子
农村大山里的野味香料,没你不够味!
蒲公英
疾风飘飞身似梦,脚踏实地且为真
木蝴蝶
隐姓埋名于深山,一朝飞入百姓家。
菠菜根
食之有用,弃之可惜。山药豆腐
像魔芋又像豆腐,它的内在却是根野山药。
瓜栗
发财树不一定让你财源滚滚,却能让你肚皮滚滚
腊梅花
映雪盛放在腊月,可闻可赏可入盘
芋头花
云南人的家常菜,外地人需谨慎!认不准还会中毒!
小雀瓜
来吃瓜咯,它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瓜
火炬姜---这朵来自热带的花,颜值高味道美!
草木樨Tobeabett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