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没有专门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59346.html
秋走了,不声不响地走了,只留下随风飘散的落叶。冬归来了,像来自九霄的仙女,穿过层云雾霭,款款走近,一点轻灵,一点曼妙,一点热烈,却是那样的悄无声息。
校园秋色,在我们匆匆的脚步中已然错过。我慨叹过,也失落过,可是时光不会复返,好在还有冬景。依然是匆匆的步伐,但我愿意驻足、愿意等待,于是冬天的校园也变得如此美丽。
当我宣布了“咱们一起去校园走走”的消息后,教室里一片欢呼。但很快就有一个声音:要写作文吗?我点点头,又是一片叹息声。写作文成了孩子们的大敌,不过没关系,出去走走的热情依然高涨。于是,我们飞奔下楼。
“看,红叶!”不知谁大喊起来,我们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一簇簇的南天竹。它们的样子一点儿也不起眼,矮矮的个头,细长的叶片,小小的果实,尽管它们就在大家的脚边,可注意过它们的同学寥寥无几。现在,大家细细地打量着它们,那叶子鲜红鲜红的,马上就有同学吟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那果实也透亮透亮的,马上就有人说:“那是一串串的红玛瑙”。我问:“有喜欢它的吗?”举手了一大片,有的说:“它很勇敢,不怕冬风。”有的说:“它很坚强,不怕干旱。”可不是吗?很少浇水,它也长得郁郁葱葱。
在南天竹的旁边还直直地站立着一排卫士,我问:这是什么树?它们的枝干光秃秃的,一片叶子也没有了。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答不出来了。“这是玉兰树。”我宣布了答案,看他们一脸疑惑,我继续问:“它们的花,谁见过呢?”所有的同学摇摇头。我震惊了:在春天里,它们几乎是第一个开放的,而且就在大门口,每天只要走进学校就会映入眼帘。同学们还是摇头,我只好尽可能仔细地描述了玉兰花的样子。我们一起把玉兰树的枝条看了又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那光秃秃的枝条上居然长着很多绿色的花苞。原来,它们在沉睡中已经孕育着新的生命了,怪不得春天一到,它们的花儿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兴奋极了。
移步围墙,我指了指墙角的那一排海棠。它们美丽的容颜已逝,粉红色的花瓣早已无影无踪,连那翠绿色的叶子也不见了,只剩下几片顽强的枯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好像随时都会凋落。想想春天里海棠花那娇艳妩媚的脸庞,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有几个好奇的孩子,忍不住摸了摸它枝条上的小刺,“老师,那刺好锋利!”孩子们说。“是啊,小刺没有变,还在坚守着岗位呢!”我笑了,大家都笑了。
继续向前,我们看了石楠,看了银杏,看了垂柳。
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果园。这里的树多,种类也多:桃树、杏树、李树、石榴树、山楂树……它们的花没有了,果实也没有了,只剩下干枯的叶子。桃叶绿,杏叶黄,石榴叶红,一阵风吹来,一片片叶子也纷纷扬扬地飘落,那枝条柔弱地垂着,似乎已经抵挡不住寒冷而沉沉睡去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研究着。
“这是石榴树?因为树下还有一个小石榴。”
“这是桃树,它的叶子是细长的。”
“这是山楂树吧?秋天时,我看见过它的果实。”
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走进果园的机会并不多,如此近距离地观察果树也许还是第一次。虽然农村的孩子比较多,但平时早已远离了田园,这对他们来说是新奇的。所以,他们有看树的,有摸草的,还有盯着菜的,完全是随心所欲。
等大家走完一圈,正好是一节课。我们回到教室,好多孩子已经拿出了本子,准备写作。我打开课件,讲述了一些描写植物的方法:有顺序,有详略,有细节……我说:烹调高手总是将美味佳肴烹饪得色香味俱全,让人看了赏心悦目,闻了香气扑鼻,品了津津有味。写作也一样,这种从“形、声、色、味”的“多觉”去下功夫的手法运用在写作上,就称之为“多觉”描写。如果你的作文恰到好处地巧用“多觉”描写,可把客观事物的色、形、声、态等生动细腻地描绘出来,使得你笔下的人和事更加有声有色,让人读文后仿佛见其人,睹其景,嗅其香,尝其味,入其境,可以大大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接着,我们又回忆了《草原》一课,老舍先生既写了景物,又写了自己的感受。《丁香结》一课,作者细致地描写了丁香花的形、态、色、味,也联想到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了“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感叹。此时早有一些急性子的同学已经摊开了本子,我一声令下,顿时奋笔疾书……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人会关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有人会注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对于校园的风景,好多同学都是最熟悉的陌生。因此,这个活动中好多同学第一次认识了玉兰树,第一次听说围墙边栽有海棠,第一次发现银杏叶如此美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一篇文从字顺的作文更值得骄傲。
易中天教授指出:“我们的教育是望子成人。成为真实的人,善良的人,健康的人,快乐的人。”而这样的人一定懂得欣赏身边的花开花落,一定喜欢看庭前的云卷云舒。而作为教师,我乐意做孩子的引路人,培养孩子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呵护孩子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灵。
冬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我期待着,孩子们也期待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