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
浙东第一古街-韩岭老街韩岭院,静静地坐落于东钱湖畔、千年古村韩岭的水巷街边,让人一眼梦回烟雨南宋。
韩岭院取名自它所在的浙东第一古街,韩岭老街。这里有宋代建筑风格初显的溪水石桥、临街商铺,竹木制的房屋构架和开始讲究装饰的窗棂图案,若有一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汴京风貌,便可想象韩岭的大致模样。
时光荏苒,昼夜交替。今生的韩岭,仍然以江南之名流的气质,淌着前世的血脉荣光,千年老街的街巷里弄,古井古桥都无不映刻着岁月的风雨侵蚀和历史留下来的踪迹。韩岭不同于丽江大理,只适合风花雪月的短暂停留。它是一个具有生活气息同时又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小镇。
墅家墨娑韩岭院演绎南宋民居人文气场
韩岭院掩映在老街水巷旁一座恬静安逸的民居里。它枕着韩岭老街千年流沙的睡梦,在又快又慢的时光里,静静拨开千年历史的神秘面纱,让韩岭壮美绚烂的自然与简单真挚的市邑生活相互连接。
从外面看,韩岭院就是一座精巧的古代民居,保留着最原始的宋朝建筑风格,胭脂红的檀木小窗、素白的墙面、清秀的灰瓦屋顶、漆都没上的木门和黄铜兽首门环,黑底白字的“墅家韩岭院”牌匾和一幅对联,自带恬静冲淡的文气感。仿佛一推门,就会从里面迈出一个儒雅乡绅或者买菜阿姨。
走进韩岭院,有大把的时间和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小院过滤了乡居的困顿不便,留下对自然、对风土人情美好的想象,一意感受韩岭的波光云影、长街小巷、一朝一夕。
韩岭院一共只有8间客房,客房的名字都很诗意,夕照、晓市、立雪、泊月、鉴湖……每一个都暗含了屋前的韩岭风光,读来齿颊留香,让你感受到“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住在墅家,小朋友的快乐发自肺腑photobyBING屋里陈设清简,处处可见原木元素,阳光从木格子窗透进来,淡淡落在榻榻米上,拉出一片长长的光影。
有的窗户望出去是温柔的白墙和线条流畅的人字形屋顶,有的则是邻家住户的屋后,一丛红艳艳的南天竹摇曳在褪成灰白色的屋檐下,忍不住猜想屋内人的生活。
与周遭建筑的呼应和共处,使这幢小院毫无违和地彻底融入韩岭的市井生活底色。仿佛,它本就该在那里。并且,在那里已经很久了。
客房除去既与千年老街交相呼应又别具一格的宋代设计元素,又有着极尽细致的内里设施,在应用细节上绝不马虎。
从室内家私、电视、冰箱、空调再到灯具、床上用品以及卫浴,均经过悉心的设计与挑选,为客人缔造宾至如归的愉悦与舒适感。
客房还提供24小时的管家服务,客人有任何需要,只需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一切都会有人帮您安排妥帖。
墅家宋宴专属定制宋朝饮食盛宴韩岭院错落有致的大小空间,又按照功能不同,分为“墅家茶肆”、“墅家面馆”、“宋宴”三个空间。
是独有的墅家味道。清晨,在江南的晨雾袅袅中走进,要来一碗碧莹如丝的面条,等待着东方既白、小镇苏醒。
游弋穿过老街,穿过铺着青石板的窄巷,感受湿漉漉的空气中夹杂着的烟火气息;晌午过后,穿过阴凉,去到,看着水汽携带着茶香袅袅上升,让心也跟着在茶烟中渐渐沉淀,品一品特有的韩岭味道。
戌时,老街亮起夜灯,照亮粉墙黛瓦,踏进,与既保留着原始宋朝菜谱又颇具新意的来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
除了宁波家常菜之外,这里还做些老街上碰不到第二家在做的宋代旧食,迷你版的宋朝盛宴,大多是耗时费力的,需要提前数日筹备。几道精简的宋食,均以宋时制作方法原味炮制,而对口味的改变则由食客自己通过蘸取酱料和佐菜来实现。
宋宴的第一道是冷盘,名曰姜豉,也就是以姜和醋调味的冻猪肘,且比寻常猪肘更要烂熟一些,是宋时开封市的传统美馔。历史上的宋宴有一道相当网红的美食叫蟹酿橙,是用橙皮包裹蟹肉,如此水果入馔的做法被墅家聪明的主厨借鉴过来。
接下来是两道硬菜,分别是鲍鱼东坡肉和小份的松鼠桂鱼,那个年代正逢宫廷珍馐与市井食味交相融合,而鲍鱼红烧肉很有宋代大兴食风的意思。
第四道菜是荷包鲜虾,水产在宋代餐桌上也越来越重要了。福袋盛装着鲜嫩虾肉,且极尽能事地用花卉作点缀,倒还算是讨喜。
菠菜汁和面捏成的“角儿”(宋时饺子的称呼)娇小玲珑,名曰“璧玉”。
既是宋宴便不可少羹汤,宋高宗就十分喜欢喝些汤汤水水,作为一个吃货,宋高宗对宋代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是有一定助益的。这道鸡头米配和果子作为耗时两小时品完的宋宴的尾声,的确回味绵长。
而后在露天的吧台上小酌一杯,望一望老街中的车水马龙,忆一忆千年前的夜色韩岭,便是最静谧的生活。
在盛夏的酷热里,不妨暂时远离所有的喧嚣,来到这引人穿越古今的,感受“从前车马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生活,与韩岭院来一场最美丽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