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全景(老张摄影)
伦敦的六月已完全入夏。多日暖热盛夏之感沁人心脾,静听长风徐徐,眺望万物繁茂,阳光明媚数十日,约好与友人杨女士家小憩,一览花园无余,在临行前一天,漂泊大雨降至,心有几分失落,也许老天将带来更多的奇观异景?
杨女士家位于伦敦东北部EppingForest的附近,几度来EppingForest游玩、徒步,被这里的景致深深吸引,曾较详细的介绍过(下面链接)EppingForest。埃平森林(EppingForest)是一块古老的林地,占地2,公顷(5,英亩),它拥有林地,草原,荒地,河流,沼泽和池塘等地区,其海拔和稀薄的砾石土壤(冰川作用的结果)。
在17世纪时,EppingForest整个地区基本被森林覆盖,经过二百多年的衍变、发展,随着伦敦人口不断增加,人们开始移居到更远离市中心,适合人们生活的更加理想的环境,于是EppingForest成为大家选择地之一,这里的土地肥沃,雨水丰沛,冬暖夏凉。靠近森林,空气新鲜,土壤以酸性土地为主,适合植物生长。
杨女士家是在六年前搬到EppingForest附近,有近千平方米后花园的洋房。当他们搬进新家时,可以说花园是一片荒芜的,杂草丛生。花园长达72米,宽12米,经过仅仅六年的打理,如今的花园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伦敦三棵树”英式花园。
杨女士及先生老张本着自己动手,不请园工,不请园艺设计师的原则,完全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从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到各种有机蔬菜,都是自己栽培种植的。完全采用环保的方式种植花园。在花园最里面,有雨水储存罐,利用伦敦丰富的雨水进行灌溉,有营养储存桶,将家中烂菜叶集中起来,作为有机肥料,甚至将吃过的鸡蛋,也充分利用起来,将蛋皮洗刷后凉干,再进行捣碎作为肥料,一切可以利用的再生有机材料在杨女士的眼里都是宝。
当走到后花园时,完全被花园的景致给吸引,花园设计错落有致,花色搭配绚烂,一年中,无论春夏秋冬都不会有鲜花缺席。进入花园之前有一堵矮墙围子,上面放着很多盆栽,有倒挂金钟、百合、月季、多肉等“时令花”,随着季节的不同,则有不同的盆栽。
右边是一棵参天高的柳树,柳树的柳条茂密,如瀑布般从天而降,“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经过昨天的一场雨水后,犹如杨柳依依,清风拂过,荡起点点涟漪的奇妙景色。
在柳树边,一个拱形的门框上开满了粉红色的玫瑰花,也正是因为昨天的一场雨水,很多花瓣已洒落在绿色的草坪上,浪漫极了,及时的雨水,奇妙的景观。
而在柳树的右侧,有侧柏,巴豆藤,玉龙观音、绒缨菊、高翠雀花等,在花的中间放着一个小圆桌,圆桌上放着一盆南天竹的果子,一边各一把椅子,其中一把椅子上放着一盆玻璃翠花,而另一个椅子则是空的,是留给有心赏花的人小坐的。
在花园的左侧,有两棵松柏树,欧洲赤松“Scotspine”和雪松,两棵松树间有一个温馨的工作室,这是女主人在这里培育、嫁接花草工作的地方。
当我们被主人领进这不足十平米的小房子时,看到各种花草的营养农药整齐的放在工作台上,各种工具摆放的井井有条。而旁边放着一把靠椅,女主人介绍说,她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除了剪枝、培育花草工作之外,她会坐在这里小憩片刻,旁边还有一个老式收音机,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着满园的花树,非常有满足感。有时赶上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雨水轻柔的洒落在树杆上,花朵间,落入草地里,滋润着整个花园,别有一番景致。
在花园的中部有欧洲落叶松、手帕树、金叶刺槐三棵大树(由此得名伦敦三棵树),其中手帕树是很名贵的树种,学名珙桐俗称“手帕树”。白色花苞片干干净净地,细细看上面的叶脉清晰可见,大家称它为手帕树。手帕树花苞片上下夹着球状花而生长着,当开始开花时,“手帕”跟叶子一样是绿色的,随着花儿陆续开放就渐渐变化到纯白色。主人家的手帕树已家喻户晓,每当四月春暖花开时节,女主人会将手帕树的照片贴在群里,遗憾的是,今年的春季暖的较迟,很多的手帕花被冻“感冒”了,期待明年再观赏她洁白无暇的手帕花吧。
另外一棵金叶刺槐已经不在了,提到这,女主人非常惋惜地说,因为金叶刺槐根部已经腐烂,只好让砍伐工人锯掉了,之后是李子树取代金叶刺槐,目前还很小,期待它快快长成材。
花园的最深处则是杨树和红豆杉树及槭树,杨树非常高,大概有二三十米高吧,在她家方圆几里就可以看到这棵杨树。记得小时候,我的家窗前也有一棵杨树,我们家在三楼,而窗外的杨树爬过我家的窗口窜上天空,一到夏天到来时,树上就会有很多的知了,每到晌午炎热的时候,知了就叫个不停。到了秋季来临时,杨树叶子落的满地,六七十年代在北京长大的孩子一定会记得拔树根,这个树根就是杨树根,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就是将老杨树根放在臭球鞋里捂上两天,保证你百战百胜。当看到女主人家的杨树时,也不禁使我想起了自己家门前的老杨树。
掺插在这些大树之间的就是常年生长灌木花树有山梅花、烟树、丁香树、茶花、石楠、火棘、连翘等,苹果树海棠和李子树,无花果树,有三十多种类大大小小近百棵月季,三十多颗绣球和十几棵杜鹃。
?
在花园的最里面有几块“自留地”的蔬菜棚子,自己种的菜,有莴笋、黄瓜、西红柿、荷兰豆、小辣椒等,随吃随摘,主人热情的款待我们并品尝了她做的精美菜肴,和新鲜自留地的食材。
?
杨女士讲述他们从计划到实施改建花园工程,整整用了两年时间。起初他们想请园艺工来做,正值夏季花草茂盛繁忙时节,很难请到园艺工,于是夫妻两决定自己亲自修建。先生主要是负责锯、割、挖、铺、盖等使用大型机械工具的工作,而杨女士主要负责搬运工作,光是打理杂草野牵牛、荨麻根等清理工作已经用去了整整半年的时间。
第一年就种上了蒜,收获了很多,第一次在英国吃到糖蒜。
之后先生买了枕木将菜圃四周围了起来,建造了自己的“自留地”,开始种起各种有机蔬菜、瓜果。
细心的女主人发现在花园的左侧,栽种的花草特别容易发干,需要找出到底什么原因导致的,于是将地表挖开,挖开后才发现,原来这块地里埋有一个小鱼池,而鱼池已经破损,并堆积了很多建筑垃圾,难怪花草易干,无法吸吮地下的水分,鱼池已不可能保留,索性在鱼池的周围加建了岩石花园,也圆了自己多年的岩石梦。
在花园的中部右手边计划种植一些花草遮挡破败的篱笆,同时将种植一棵大树,种树需要挖地较深,当挖到深层时,发现有早先遗留下来的老树根,并且积水严重,为了解决积水的问题,先生挖了一条小水沟,用透水的布垫垫上再铺上从菜地里捡来的鹅卵石,做成一条暗渠,上面再放砖,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每到冬季一些不耐抗冻的花草成了女主人头疼的问题,只好将花搬进屋里,为了更好的让花草抵御严寒的冬季,于是决定在花园里加盖了暖房(玻璃房)。在后花园的中间右边加建了玫瑰花的拱形门洞。之后又加盖了两个木制工作间,一个目前在使用,而另一个做为储存大型机械工具。
在吃饭聊天时,女主人分享了一段暖心的故事。她说,有一次先生从非洲出差回来,一进家门,放下手提行李,顾不上换掉西装革履就跑到花园除草去了,因为“广袤”的草坪,除草机又很沉重,只好等着先生回来后除草了,说话间女主人脸上略过一丝幸福而充实的表情。女主人履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一切自己动手,她做到了。
杨柳阴满满,小径幽幽,归途袅袅。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在这里有诗情、有画意。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每当春天来临,满园春色,百花绽放。到了秋天,金黄的叶子纷纷落下,金色洒满整个庭院。阳光不再犹豫,不再吝啬,尽情的挥洒在她的花园中。
?
?
写在最后:隆重介绍一下英国的NGS(NationalGardenScheme)活动,这是一项属于英国的全民运动——国家花园计划在英国人人皆知。最具普适性的园艺计划被称为“国家花园计划(TheNationalGardenScheme)”,从年开始至今已实行93年。该计划主要是将英国人的自家花园向公众开放,门票收入全部用于慈善和医疗、园艺研究机构。
由各个郡的自愿组织者们反复挑选高质量、有个性、有情趣的花园入选,通常在星期日向公众开放。入选的花园有几条必须符合的原则,包括:足够让来访者参观45分钟,如果被选上而参观时间不足45分钟,组织者通常会让周围的花园在同一天配套开放;必须是某种类型的典范花园(如集中展示高山植物、药草等);花园有一些特别之处(如自然风景、特殊珍藏)等。
END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