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诗middot散文版花

赏花,古而有之。

水仙带来一处清静,

也给人一片遐思。

正是在物件上倾注感情,

生活有了甜蜜的牵挂。

走得再远,也有心头羁绊。

『点击收听▼』

花信|水仙(节选)

/王孙荣/

水仙是名花,早年,我们这里的普通人家难得一见。

我平生第一回见水仙,医院一位医师家的茶几上,现在想想应该称之为案头清供吧。一掬清水,几粒雨花石,一丛长叶亭亭玉立,数朵小花萦萦馨香,一派娴雅幽隐的情致至今宛在眼前。至于医师姓什么,是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来了。

读小学的时候,美术老师特别喜欢养花,而我又喜欢画画,于是跟着老师也愈加喜欢花草。老师隔三差五带些宝石花、仙人球、万寿菊、金丝荷叶……来分送给他的得意门生,我们也时常跟着去老师家里赏花。在那座乡间庭院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月季、杜鹃、南天竹和木芙蓉,还有数不清的树桩盆景和各种菊花。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我知道了水仙名产地福建漳州,知道了水仙论桩卖,桩数越少越好。还哼哧哼哧骑着脚踏车,遥迢十余里,到浒山东门双眼井头买水仙。那时的浒溪线路面还铺着砂石,那时的洋山冈还很陡很陡,那时糖坊路东门菜市的宋家漕香干只要八角一斤,那时的双眼井边还有很多洗衣服的女人和追逐奔跑的小孩……

从那以后,家里年年岁朝有水仙,赏叶赏花,闻香观色。

作者

王孙荣,年生,慈溪横河人,中国明史学会会员,著有《孙月峰年谱》《慈溪进士录》等。

朗读者

青春不褪色的85后小学语文教师。

借水开花自一奇

张利萍

记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有个叫“纳西塞斯”的水仙少年:“少年溺死湖中,山林女神来到湖边,发现湖水变成一潭泪水。你为何流泪呢?女神问道。为了少年,湖说。是啊,女神叹息道,唯有你能整日直视他的俊美容颜。湖泊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从未注意过他的容颜,我流泪是因为他每次面对我时,我都能从他眼睛深处看见自己的影子。多年以后,在少年落水的地方,长出了一株水仙花。”

于是,水仙在我的心中似乎有了一种神奇的力量。

汪曾祺在《岁月清供》曾这样赞美: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这一端方美人,只需一泓清水即可生根发芽,真正是“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何其清贵,何其隽雅!

香草美人的愿望,穿越百年,留在记忆中的是一抹清亮的余晖。因为一个人,执着于一座城,人的愿望交织,便成了期待。

水仙的清纯,不带丝毫娇气,再高贵的气质也不恃宠而骄。花开了,人就有了寄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jz/7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