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middot11一起去乘风破浪

北京扁平疣专治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8744654.html

6月30日,“中国移动全球通环北之旅-人类首次不停靠环航北冰洋”大型公益航海活动启航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在人们的祝福声中,“全球通”号帆船沿着黄浦江扬帆启航。该船将途经中国东海,穿越众多海域,在约天、总航程逾海里的超长航行中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不停靠环航北冰洋的大型航海探险与北极生态环保科普的公益活动。“全球通”号的远航之旅,也将为历史悠久的中国航海史新增光辉的一页。

“全球通”号(图源:新华社)

航海是中国人的“传统技能”。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就已掌握制造海船的技术。汉代,以楼船为代表的海船,已具备出海航行的能力。唐宋时期,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日臻成熟,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中国古代航海船金银纪念币

明代,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迎来巅峰。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三年六月己卯(年7月11日)遣中官郑和等赍敕往谕西洋诸国,并赐诸国王金织、文绮、彩绢各有差。”

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周年的纪念日,我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年,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中外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航海和人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郑和下西洋周年纪念活动彩色徽标,并刊国名、年号。1/2盎司金币背面图案为郑和画像及“钦差正使—郑和”字样,并刊面额;1盎司银币背面图案为罗盘、星相及郑和下西洋船队组合结构图,并刊面额。

年“中国航海日”的主题为“开启航海新征程,共创航运新未来”。今天我们以币为载体,来一起回顾中国航海的“巅峰时刻”。

郑和下西洋,中国古代航海巅峰

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船队曾七次下西洋,其规模之庞大、航程之遥远、涉足国家之多,创下古代世界之最。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7组)郑和银币

郑和船队的规模有多大?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这62艘“大舶”就是著名的“宝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力船只。当年的宝船厂,如今已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其遗址规模和相关出土文物可以验证史书记载的真实性。

下保村宝船厂遗址(图源央视新闻)

郑和宝船模型

此外,船队中还有其他中小型船只余艘。整支船队共有余大中小型船只,包括坐船、战船、马船、粮船和水船等,可以满足船队运载货物、军事防卫、后勤补给、交通联络等复杂需要。要知道,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相距往往数百米,如此数量的船只行驶于海面,浩浩荡荡,简直可以用“云帆蔽日”来形容。

7所罗门群岛-郑和船队“明宝船”纪念银币

郑和船队的航程有多远?

据统计,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总航程达到7万多海里,长度相当于绕地球圆周的3倍多。据福建长乐南山《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郑和碑”)记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船队航行轨迹由东南亚远至阿拉伯半岛、非洲,航行过程中涉及到极其复杂的水文环境。《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航海图,共20页,全长厘米,包含个地名。由这份航海图,便可一窥郑和船队活动范围之广。

《郑和航海图》

郑和船队下西洋有何意义?

郑和船队在20余年的航行过程中,曾产生过两大积极影响。

其一,郑和船队对待航线沿途的亚非国家,秉承“睦邻友好、强不凌弱”的外交政策,伸张正义,维护和平,礼尚往来,使许多国家与中国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比如,郑和下西洋每次必到之处是古里,即今印度半岛西南端的科泽科德,中国人在此建亭立碑,记录了两国友谊。船队在非洲最远抵达过莫桑比克的贝拉港,也使中国与非洲一些国家建立了较早的官方来往。据有关资料显示,从永乐三年到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19年间,外国使节来华次数达到次,如此频繁的活动,足以说明当时中国海洋外交的成功。

其二,郑和船队的活动,使中国与亚非国家建立了当时比较活跃的经贸及文化往来关系。通过海洋贸易,中国对外输出瓷器、丝绸、书籍、货币。

纽埃-郑和纪念银币

而外国流入中国珠宝、香料及各类奇珍异兽。据史料记载,郑和曾在永乐十二年(年)将长颈鹿引入中国。

索马里-郑和纪念银币

强国海事兴,中国现代航海新气象

近代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个国家对航海事业的投入。海事兴则国家强,国家强则海事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郑和的丰功伟绩,需要以国力为支撑。今日中国,正在坚定不移地推进航海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造船业经历了外部引进奠基发展、独立自主初步形成造修船工业体系、由小到大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成为造船大国。

江南造船建厂周年金银纪念币

从江南造船厂为新中国生产的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到中船重工改建辽宁舰、自主设计山东舰,中国海上力量不断增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母辽宁舰金银纪念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航海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为世界带来安全、保障与繁荣,中国正在大力发展航洋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5克银币(左)

改革开放40周年克银币(右)

小力水手

资料来源

新华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知网等网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jz/8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