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九m

北京著名雀斑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79.html

是乳药者

亦是毒害,亦是甘露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这部经是佛住世时,所说的最后一部经。佛从兜率内院示现降生至十八岁,为太子阶段,主要是感悟生、老、病、死苦。十九岁出家,六年参访,六年雪山静坐为修行阶段,主要是证悟佛理和示现成佛。三十岁至八十岁之间,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主要是阐扬佛法与广度众生阶段。在第三阶段里,说《阿含经》等类似动员,说《楞严经》等类似发展,说《妙法莲华经》等类似高潮,说这部经类似总结。对修行人来讲,是非常难得之法。

这部经为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翻译。有北本,南本之分。北本四十卷,南本为三十六卷。二版本内容相同,分卷目录不一。我们略释所选的是南本。

"涅槃"是超脱生死的境界。经名可简释为,"智慧能超脱生死"或"超脱生死的大智慧"经。

我们要知珍惜法缘。现代科学证明,地球寿命已达约四十五亿年,在这四十五亿年里,这是最后一次值遇佛法。我们虽未值佛住世,但今日幸遇佛法。还有九千五百年,佛法将在地球上灭失,须五十七亿年后,再值弥勒佛住世。无佛与无佛法时间多么漫长!难道不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吗!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那我们就要珍惜听闻佛法的机会,珍惜法缘,精进修行,去证悟超脱生死的涅槃境界。

  这部经的主要内容是:世尊示疾,预知涅槃,弟子请法,入般涅槃,舍利供养等。

此经核心思想:涅槃四德与三德秘密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中道第一义空、阐提亦可成佛。

《大般涅槃经》是佛的密藏经典,就像世间人藏宝一样。世间人为什么要藏宝呢?为了应付未来世遇到饥馑、谷贵、饮食难得时。如来也一样,密藏这部经典为了正法欲灭时,诸恶比丘不持戒律,正法说成是非法,非法却说成是正法。如来为了灭此恶业,才流通这部经典。

释迦牟尼佛灭度距今已经三千年了。三千年来,从正法兴旺,逐渐衰败到末法时期法欲灭时了!今天出家人很多已经不持戒了,这是法灭之相!这个时期,正法被诽谤成邪法,邪法被拥护成正法。这个我们看到了!《大般涅槃经》上讲,众生的恶业再大,也不过得见大涅槃日。大涅槃日一出,就能够消灭一切众生所有恶业。可见,《大般涅槃经》具足流通时,就是正法复当兴旺时!

经上讲,此大涅槃经在佛灭度后,由大迦叶尊者护持流通四十年,以后没地。在正法欲灭就剩下八十年时,此大涅槃经复当在阎浮提广行流布!但是,这部大涅槃经是二乘人不信之法!阿罗汉、辟支佛也难以相信,何况是凡夫!经上讲,若有人在熙连河沙佛所发菩提心,才能在恶世不谤此经。

综上,本平台“佛教经典”栏目继刊载《妙法莲华经》后,又推出《大般涅槃经》。祈愿十方有缘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居士能够慈悲哀悯此娑婆苦难众生,不舍众生。在此佛法即将中兴于华夏大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助力佛日增辉,正法久住。

请上下滑动查看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九·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五

本品大意

说菩萨修行此经的功德。这里的菩萨,于世间仍要理解为菩萨行人;并不是读诵受持此经就是菩萨,只是发菩提心或成就菩萨道的因。

原文善男子。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富单那城婆罗门家。是时有王名迦罗富。其性暴恶。骄慢自大。年壮色美。耽著五欲。我于尔时为度众生。在彼城外寂默禅思。尔时彼王春末华敷。与其眷属宫人婇女。出城游观。在树林下。五欲自娱。其诸婇女。舍王游戏。遂至我所。我时欲为断彼贪故而为说法。时王寻来。即见我时。便生恶心。而问我言。汝今已得罗汉果耶。我言不得。复言获得不还果耶。我言不得。复作是言。汝今若未得是二果。则为具足贪欲烦恼。云何自恣观我女人。我即答言。大王当知。我今虽未断贪欲结。然其内心实无贪著。王言。痴人。世有诸仙服气食果。见色犹贪。况汝盛年未断贪欲。云何见色而当不著。我言。大王。见色不著。实不因于服气食果。皆由系心无常不净。王言。若有轻他而生诽谤。云何得名修治净戒。我言。大王。若有妒心。则有诽谤。我无妒心。云何言谤。王言。大德。云何名戒。大王。忍名为戒。王言。若忍是戒者。当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即截其耳。时我被截。颜色不变。颜容不变。时王群臣见是事已。即谏王言。如是大士。不应加害。译文

善男子。我记得往昔生南天竺富单那城婆罗门家。那时有王叫迦罗富。性格暴恶憍慢自大。年壮色美耽着五欲。我那时为度众生在彼城外寂默禅思,他在春天带着随从出城游观,在树林下以五欲自娱。其宫女离开国王游戏,无意中到了我附近。我为了断他们的贪而为其说法。这时国王寻来,见到我就生起恶心,问我:你已得罗汉果吗?我说:不得。他又说:得到不还果了吗?我说不得。他又说:你如果未得此二果,则被具足贪欲烦恼,怎么能随便看我的女人?我就回答:大王。可知我今日虽未断贪结,可内心实无贪着。王说:痴人,世间有仙人服气食果,见到美色还贪恋,何况你在盛年而未断贪欲,怎能见色而不贪?我说:大王。见色不贪,并不因服气食果。而是由系心于无常不净。大王说:如果你看轻别人而生诽谤,怎么能算修持净戒?我说:大王。如果有妒心才有诽谤。我无妒心怎会诽谤?大王说:大德。什么叫戒?我说:大王,忍就叫戒。大王说:如果忍是戒,砍下你的耳朵,如果能忍可知你持戒。然后就截下我的耳朵,而我颜色不变。这时群臣见此就谏王说:这样的大士不应加害。

戒·定·慧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往期精彩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九·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五

欢迎投稿:dashengzhulinsi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jz/7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