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80501/6204485.html前几天去扬州第一次航拍瘦西湖,但我去扬州却不是第一次,而是多次。我第一次到扬州是年秋,一下便迷上了她。当时写下一组系列散文《扬州印象》(年,收入我的游记散文集《怦然心动》),这是其中一篇。(年秋天,第一次游瘦西湖。)稍微多读几首唐诗宋词,便无论如何躲不过“扬州”这座城市。直接点明“扬州”二字的诗句便可信手拈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自是客星辞帝坐,元非太白醉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人生只合扬州老,禅智山光好墓田”……此外,还有没有点明扬州但分明是写扬州的诗句,那就更多了:“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走进扬州,便走进了唐诗宋词,走进了李白的感觉,走进了杜牧的心绪,走进了姜夔的视野。扬州并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繁华都市,但它似乎算得上是将繁华延续至今的少数古城之一了。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埋怨扬州因为没有铁路而与现代文明发展的速度拉开了距离;但我到觉得,正因为没有铁路她才得以保持自己相对纯朴“天然”的风采。我去过北京,但没有了城墙的北京给我的感觉是同名同姓的摩登女郎;我去过西安,但城墙依旧的西安给我的感觉是迟暮美人。而当我走进扬州,我惊讶于历经数千年岁月的冲刷,她那妖娆而古典的风姿依然楚楚动人。穿行在这座小巧精致的古城,连迎面扑来的风也飘散着唐宋流韵,挥之不去。瘦西湖是扬州妩媚的眼睛。我不懂园林艺术,但据门票上介绍,瘦西湖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为一体,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漫步于瘦西湖边,我眼前俨然是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虽时值深秋,但眼前宛然是烟花三月,一切都是那么明丽而清爽:长堤春柳、小金山、五亭桥、二十四桥等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如同一位身段柔美的玉人佩戴着玲珑的饰物。秋色如春,明媚的阳光挥洒在湖面,波心仍荡,但已盈盈有声。莲花桥、白塔,还有山亭水榭、游廊曲桥、飞檐斗角……远远近近,若虚若实,海市蜃楼一般。朱自清在《扬州的夏日》里明确表示不喜欢瘦西湖:“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不喜欢。”这里,我要与先生抬抬杠:我去过杭州的西湖,觉得杭州西湖当然也很美,但因为西湖太大,我觉得她是一位丰满肥硕的富贵太太;而相比之下,扬州瘦西湖更像一位苗条玲珑的闺中少女。我说瘦西湖是扬州的眼睛,当然不是说没有瘦西湖扬州就不美丽――扬州的美丽还多着呢,但如果没有瘦西湖,扬州便少了许多顾盼生辉的水灵。个园,是扬州这位美女身上佩戴的一枚不太起眼但非常精美的玉佩。“个园”之名源于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和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之句意。走进个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果然是一片竹林,绿云一般。再往里走,便是各式各样的假山。我在全国其他园林见过太多的假山奇石,但个园的假山奇石绝对有着独特的趣味――一园之内,四季共存。门首修篁弄影,石笋参差,春意盎然,是为“春”。过春山,绕宜雨轩,便是一座用太湖石堆叠的跌宕多姿的云团,令人想到“夏云多奇峰”;一汪清水从山上澎湃而下,如夏雨之滂沱,这便是“夏”了。从夏山登上木楼,并沿走廊到达楼的另一端,便进入了秋天,但见山石拔地数仞,大有咫尺千里之势。最有趣的是“冬”,白矾石冰裂纹铺地,酷似积雪,腊梅、南天竺点缀其中,宛然“梅花欢喜漫天雪”。短短一个小时,我们便走过春夏秋冬。有人说“四季之景”乃兴味之谈,而非当初造园者的本意。但我想,在似与不似之间,引人无限遐想,这就够了。管它“本意”不“本意”!扬州的小巷之多是出了名的。虽然今天的扬州城市发展已经有了相当浓烈的现代化气息,但只要随便顺着哪一条小街往里走,仍然可以走进幽幽小巷。这些小巷弯弯曲曲,长长短短,里面诞生了然后又消失了多少普通人家悲欢离合的故事?我在一个小巷里停下脚步,用手抚摸着至今仍然整整齐齐但分明有些斑驳的青砖,我觉得这些层层青砖仿佛是从远古流传到现在的史书,它们无声无息,但每一本“书”里面都积压着美丽浪漫的传说,蕴藏着风风雨雨的历史。我将耳朵贴着墙听着,分明听见了各朝各代百姓人家的欢声笑语和呻吟叹息,听见了不同时代这巷子里响起的车轮声、小贩的叫卖声、收旧货的吆喝声、算命瞎子的叮当声、卖唱艺人的月琴声,这些声音或高或低或急或缓或远或近或刺耳或柔和或激越或舒缓……我突然觉得,眼前这窄窄的深巷是历史遗落下来的一支长长竹箫,由它吹出的沧桑古曲,直到今天还萦绕着扬州城,悠悠扬扬,如梦如幻,氤氲不绝。入夜,月色如水,整个古城在月光的抚摸下温顺而安详。仰望月空,张若虚的名句脱口而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据说这首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正是当年扬州城南郊曲江和扬子津一带江滨月下夜景的艺术再现。这么说,此时此刻,我真是置身于唐诗宋词的意境中了?年10月24日我年4月9日下午拍的瘦西湖——李镇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