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mondSutra
金刚经学记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DiamondSutra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
不住于相
ThewisdomoftheBuddhga
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如来。这一节可以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佛说:须菩提啊,你意下如何呢?能否以见如来所具足的种种的妙好相,而认为就是见到如来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不能够以见到具足妙相的外相而得见,因为执著于形相就见不到真正的如来。就算是报身的微妙相也不可以执著。在我们彻悟心的本来面目而开悟时,就是见到了真正的佛。可见,要见性不能够住著于相——不单是不可以住著于世间的轮回相,也不可以住著于化身佛的三十二相,亦不可以住著于报身的无量相好庄严相,总之,一切都不可以住著。
#2
公案
ThewisdomoftheBuddha
第二个要点,《华严经·相海品》上说:“略云如来有九十八种大人相,广明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一身分,众宝妙相,以为庄严。”对这些妙相不住、不执著,就能够当下见性。在《六祖坛经》中有六祖惠能大师教化方辩禅师的公案。
有次六祖大师在南华寺的后山卓锡泉洗袈裟。这件袈裟是他从五祖处得来的,当然是达摩祖师从印度带过来,祖祖相传的,非常珍贵。那么有一天他就想洗浣(清洗)一下这个袈裟,走到后山拿锡杖往地上一插,当然就有清泉冒出来,就在卓锡泉来洗浣袈裟。。这个时候,方辩禅师来礼拜,说自己是西蜀(四川)人,昨天在南天竺国见到了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让他赶快来东土大唐,向六祖学习。
我们看这个事很殊胜了,你看有哪些殊胜呢?一个是方辩禅师有神通,他昨天还在南印度见达摩祖师,今天就到了南华寺来见六祖大师了。而且还有个殊胜是,达摩祖师在中国示现入涅槃的时候已经多岁了。达摩祖师是法身大士,当然是示现。事实上他又回到印度度众生。你看,到了六祖大师的那个时候,又过了多年,这个时候达摩祖师已经是岁开外了,他开示方辩过来向六祖求法,方辩希望能够顶礼到这个祖师的袈裟。
六祖惠能大师就满了方辩的愿,把袈裟展开来让他礼拜。就问他:“上人擅长什么法门呢?”就是说法师你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特长呢?方辩禅师就说:“弟子很会塑佛像,塑什么像都能够塑得非常逼真。”六祖大师就启发他说:“那么,你试着给我塑个像看看。”其实祖师的意思就是说:你能认识本来面目吗?你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才是真正地见到六祖,才是真正地给六祖大师塑像。
#3
启示
ThewisdomoftheBuddha
但是方辩法师还是不明白,还是在相上转,还是色见声求。所以他就忙活了几天把六祖像就塑好了。《坛经》上面描述他塑的像说“高可七寸,曲尽其妙,栩栩如生。”大概七寸高,非常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然后就请六祖来看。
六祖看了就笑,说:“你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只见幻化色身,不见本来面目。”就是说,你只懂得塑性,但是你没有真正地见自本性。“但尽管你没有见性,仍不失为清净比丘。”六祖大师就为方辩法师摩顶加持,说:“永为人天福田。”还另外赐了一件袈裟给他。
方辩法师就把六祖大师赐的这件袈裟分作三份,一份披在他塑的六祖身上,还有一份自己留作纪念,第三份他就埋在地下,就发愿说:“我当来世要来重建殿宇,住持伽蓝,将来发现此衣者,就是方辩后身。”
这样一直过了差不多四百年,到了宋朝嘉佑八年,那个时候南华寺因为缺乏大德住持已经衰落了。有一位惟先禅师就过来复兴南华寺,建设祖庭。他在修殿的时候,挖地得到那块袈裟。而且经过了将近四百年,袈裟竟然光鲜如新,好像昨天刚埋下去的一样。可见,这位惟先禅师就是方辩禅师的后身。
此公案的启示:就算是你有神通,你不能见性,还是不能解脱。而且来说,就算你见了很多大德,你不能够悟入般若法,也是难以成就。你看,他既见了达摩祖师,又见了六祖禅师,都还没开悟。还有一个当然就是说明在世俗谛愿力不可思议,他埋下这个袈裟发愿,果然就愿力成就。
作者:大愿法师
责编:谷迦编辑:觉一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