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续平秋朵儿创作的诗歌之赏析

书写自然景物与人的心灵独白的佳作

一秋朵儿创作的诗歌之赏析(杨续平)

文学创作,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灵感。灵感这东西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想有就能有的。但它有时确实就在一瞬之间。灵感一词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但“感”字一说,则是感触和感动之意。当然还有感昭、感想、感谢、感激等等。这道理大家都懂。

我们平时写诗作文,也都是在凭借灵感进行运作。可见灵感对于作者而言,该是多么的举足轻重和不同凡响。秋朵儿的诗,在理性的基础上飞扬着一种感性的思维。所以说她的诗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极有厚度,更是聆听自然景物之声与人的心灵独白的有机结合。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赏析一下她写的这首《温暖,有一点就好》诗∶风景日渐枯瘦/环山路两侧的丰润/成为回忆,青春渐行渐远/一捧捧萱草冷漠着/一丛丛荆棘刺梨冷漠着/椴木,榉木,漆木,梨木/都是冷漠的,如若人群中/越来越多的冷漠/一个电话,你就会赶来/如同以往每一次赶来,毫不迟疑/两双脚在山路上轻踏,仿佛听到/那年春天的鸟鸣/你从不深究铜臭市井的细节/其实,我也掏不尽所有/某种情绪,如一片落叶/有风也落,无风也落/春天一定复归,你看/南天竹的红果,络石的青藤/星火一样,亮着。这首诗,诗人从表象到具象,从物化到人化,从宏观到微观,从外因到内因,从视觉到触觉,通过她的切身感受着力渲染,细心描绘并以沉潜的笔触将自己见到的那一幕幕濒临凋零的自然景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以内心涌动的、难以克制的所思所想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地抒发她对人世间那份温情的呼求、渴望和企盼。尽管诗人当时和他(或她)看到的是一些枯瘦的风景和凋零的树木,是无奈,是冷漠,是萱草的唉叹以及如若人群中冷漠的身影。但她依恋的却是春天欢快的鸟鸣,和南天竹的红果以及络实的青藤……诗人的这种以景拟人、以人抒怀的书写,使该作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无疑得到了升华,而且就此诗所展示的内容来说,诗人这样描绘也更突出了主题。任何一首诗,它的主题是否鲜明在诗歌创作中可谓非同小可至关重要。万万不可疏忽。对读者而言,主题鲜明的作品也是一种捺拨人心的精神抚慰,会让他们眼前一亮继而产生联想。就像这首诗,读者读后仿佛看到了冬天的脚步已渐行渐远,看到了灿烂的阳光正照耀着大地,和人们犹如鲜花一般绽放的笑脸……这是此诗的本意。乃是作者的初衷。所以称它为一首力作,我觉得恰如其分一点都不为过。

无须饶舌。这里,我们不妨再来阅读和赏析一下下面的这首《冬日腹语》:“冬日,风景枯瘦/你是不是,也想去环山/去看坡坡坎坎上,抑郁的花草/听她们哀婉的叹息/看土地在她们之下,深沉地静默屏气/看大山的梦,展开翅膀/触及来年明媚的春光……”这首诗写得很简短,一共才68个字。但它的意境却很空灵,深远,意蕴也极为广博。字里行间,氤氲的也是一股浩然之气。虽然大地的表层是枯瘦的、冷寂的。但诗人的内心却炽热如火。似乎可以点燃一切。这是诗人超脱于景物之外的一种感叹,亦是诗人借物抒怀抑或以物喻人的情感宣泻!在诗人的笔下,冷酷与温暖相倚,荒芜和茂盛相连。沉睡的大地一旦苏醒,明媚的春天就会不期而至。那时,也仅仅就是那时,你想还有什么东西值得你去叹息和沮丧么?而在《斑驳的树叶》一诗中,这种意境与意蕴相携、行文与思绪齐飞的语言随处可见,诗人的笔触虽然描写的渐寒渐冷的秋冬时节,但她的言外之意,期盼的依然是甜蜜的爱情和灿烂的阳光。而且该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地拓展、上升,飞翔在旷野之间。与人的心灵撞击,与无垠的原野共奏和鸣。这样的诗,读后无不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而久久不肯释卷。

是的,文学的魅力,往往不在于事物的本身是如何的美好,而在于作者用思想和用语言去体现它的美好。这种体现,简而言之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烘托。人物经过烘托才会栩栩如生。事物经过烘托才会如锦似画。秋朵儿在此方面的功底相当扎实,实属不同凡响。当然这首诗实际上也是在告诫人们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要悲观失望,不要一蹶不振继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失败只是暂时的。人生的坎坷尽管举目可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终究会变成坦途。也就是说风雨过后一定会见到绚丽多姿、光耀无比的一抹彩虹!所以我个人认为秋朵儿在构筑和刻画自然景观时,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把她的思想、意念和希冀紧紧地融入到自己的一腔热血之中。她的这种写实而不嘲弄事物本身、写景而不混淆事物与人的视线相辅相成的独特之创,和还原于自然规律的客观书写以及她在写作上的那种极具鲜明个性的即对事物发自心底的一番感悟,在当今诗坛应该说并不多见。而她沉潜于心灵深处的那份向往美好和崇尚真实的心路历程一旦凸现和挥发出来,也无疑会使她创作出来的诗歌增色不少。

秋朵儿曾对我说她的诗写得很差,像样的诗非常稀缺。这其实是她的谦虚之言。因为在我众多的朋友圈中,包括一些层次很高的名家,喜欢阅读她写的诗的人还真是不在少数。当然诗歌写得好不好看从来就没有什么定律。完全出自读者的口味。但秋朵儿在创作中能把她对事物的潜心观察抑或她心里所迸发出来的那份情爱,有机地融入到她对大自然的感叹之中并加以抒发,就凭这点我对她也是额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wh/7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