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记6杨枝禅林,双泉禅院,大乘禅

去普陀吧

今天最后一天吃完早饭出门,结果毛毛雨走了几步老人打退堂鼓,回酒店睡觉去了于是,某人忽悠我,说带我去逛几个小众寺庙为了怀念

先到酒店隔壁吃早饭。

杨枝禅林

就在法雨寺后面的罗汉松树林里。从小路进去,右侧有房子,像民宿,但是关着门。走到里面豁然开朗,杨枝禅林就在那里。

法雨寺很热闹,这里很清净的世外桃源。普陀三宝,看过了多宝塔,九龙藻井,最后一个杨枝观音碑就在里面。

沿阶上行,走过刻有“三劫余迹”的院门继续往前便到了天王殿。天王殿里供着袒胸赤足的弥勒坐像,殿后面的横廊两端各有一个拱门,西门题“卧养堂”,是普陀山僧侣疗养院;东门题“圆通”通西方接引殿和法雨普同塔。

这里原来还是僧侣的疗养院,怪不得这么清静舒服。

进了山门,出来一个大叔瞭望,看见有游客很意外。让我们登记,出示绿码,我们跟大叔聊天,我们说特意来看碑的,大叔说在大殿佛像后面。

说某人三十多年前在普陀测绘,在寺庙住了很长时间,特意回来看看。

大叔大吃一惊,我看你才30多岁啊,然后一把揪掉自己的僧侣帽子,你看我都秃了,大叔你太搞笑了,哈哈,

然后大叔热情介绍大殿后面的杨枝观音碑,好,我们去看看宝贝。

我喜欢这个南天竹。

屋檐做了接雨水的管子。

唐朝宰相名画家阎立本,年轻时画了一幅普陀观音大士画像。画里的观音菩萨,头戴珠冠,身穿锦袍,酥胸微袒,玉趾全露,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真是栩栩如生。

明万历十六年(),抗倭名将侯继高督师海疆,顺游普陀,将历年所得阎立本和吴道子所绘观音像勒石,植碑于宝陀寺(今普济寺)前殿。万历二十六年(),殿宇毁于兵灾,碑亦遭劫。至万历三十六年(),宁绍参将刘炳文觅得阎立本观音碑拓本,请名匠重新勒刻杨枝观音碑,并建庵供奉,遂以“杨枝庵”命名。

再往里行就是杨枝观音殿,殿内供奉净瓶观音立像,殿后一块两米多的石碑便是著名的杨枝观音碑了。碑上正面刻着《杨枝庵记》,背面则是唐代阎立本的《杨枝观音图》拓本。菩萨右手执杨枝,左手托精品,线条流畅。它之所以珍贵,一是阎立本真迹现存甚少,单幅菩萨像更是少见。这幅图的原画已经遗失,仅存此碑刻。更为神奇的是,无论你站在什么角度,都感觉观音的眼睛是看着自己的。来到这里不妨绕着石碑从不同角度来看,亲身体验这神奇的效果。

大殿后面有个玻璃框,碑在里面,地方局促,都没法正面拍,只能侧位拍。

拍完了我们趴玻璃上研究,不对啊,这不是石碑,感觉是图印在了布料上,因为挂的不平整,有对角扯的皱纹。

宝贝是不是在画布的后面呢?忘了问大叔了。

网上荡了一张正面的。

大师傅们还有暖房种花哎,真好。

与大叔告别,我下次再来看你哦。

双泉禅院

走到大路,溜达几步,不是很远,十分钟就到双泉禅院,这个才是重点。某人三十多年前测绘住在这里的。

哇,这山门应该都是新修的了,当年就是很多台阶上去,两边都是杂草丛生的。大殿也是没有的,水池也就是一潭水。新修了很多玩意儿。

我很喜欢这新的山门和大象,赞。

上,看你住过的房间去。

明万历年间僧真静建造。清康熙间十四世孙广信重修。光绪年间僧愿宗复修。民国12年()僧广印扩建。建筑面积为.27平方米,共有殿宇73间。据传,此庵建成开光不久,即开《华严经》期间,八方信士前来朝圣,因人多而乏水,众僧精进祈福,未久即于殿侧岩石下有双泉涌出,泉水上乘,清冽甘甜,众皆称奇,感叹观音菩萨灵异,所以,称此庵为“双泉庵”。

进去后真是豁然开朗,这个小天地有味道啊,右边是个花园,荒草丛生的

某人去拜菩萨,说还愿,你当初许了什么愿?娶老婆???

这个屋顶有点奇怪看起来。

某人说就住在旁边的厢房,喏,喏你看。

大师傅都是园艺高手。种了肉柱子,还都砍头了。

出门继续,前面还有个安静的寺庙。

大乘禅院

继续走,走着走着就快走到酒店了。快中午了。

这个寺庙是纯路过,进去看看,没想到有个大卧佛,看对了。

原为茅篷,民国四年(公元年)慧济寺僧庆祥联络海外侨胞集资,改庵为慧济寺分支。大乘禅院前后两重,建筑面积.74平方米,庵宇74间。圆通殿供奉观音菩萨,左右为文殊、普贤菩萨。后为卧佛殿。

殿内卧佛为佛祖释迦牟尼涅盘像,佛身长7.6米,右手枕耳,侧身而卧,神态安详怡然。但是地方紧凑,怎么都拍不好,只能这样了。

圆通宝殿里供奉的“水月观音像”可以说是在观音菩萨造像中首屈一指的精品

这个姐姐太好看了。

这次行程本来打算吃素斋的,结果寺庙都不对外,因为疫情,真是可惜了。

然后我们在大乘禅院坐车绕一圈,先到码头,再到酒店。

收拾退房,再坐车到码头,坐船,下船,上车开车进城找地方吃饭,再回家。

码头停了这几天车,停车费才.

拖延症写完了,都快忘记了。

凉凉柒小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xt/10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