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王奉镇的沙土地上开出水莲花

  

夏日炎炎,位于王奉镇东时固村的一处12亩的荷塘却给村民们带来了一份别样的凉意。行走在荷塘边,放眼望去,满是翠绿的荷叶和洁白的荷花。每当微风拂过,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随风摇曳,荷叶上的小水珠也不安分的跳动起来,景色美不胜收!这里是东时固村为发展特色产业而打造的扶贫生态体验园,近期荷花争相绽放,吸引了周边很多村民前来观赏。

  王奉镇东时固村作为省定贫困村,土地沙化、盐碱化致使该村农业种植品类单一,成为限制该村发展的一重要因素。年,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杨永军,在该村充分调研后,提出了“务必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逐步探索文明、和谐、美丽乡村建设之路”的发展理念。同年清明节期间,他到临沂考察时发现当地运用防渗膜种植南斯拉夫浅水莲藕,经济、生态效益相当可观。当时他就有了将该品种和技术引进东时固村的想法,却不想遭到包括村支部书记在内的村民们的一致反对。

  “咱这是沙土地,地表水根本就存不住。还有这莲藕,好多村民一辈子连荷花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更别说什么种植技术了。你说这自然条件和技术都不具备,咱村民们拿什么来发展这个项目?”支部书记张华林代表村民们说出了大家的疑虑。杨永军针对大家的疑虑一一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但是村民们还是有所顾虑不敢尝试。最后还是作为支部书记的张华林实在“抹不开面子”,答应把他家的一亩废弃洼地用来试种浅水藕。

  终于有了试验田,杨永军马上从外地请来了种植水莲藕的技师,并在技师的指导下,将这一亩洼地的沙质土挖出,直到露出黄泥层,然后在池底和池壁上铺一层防漏水膜。覆膜后,再在上面覆盖一层大约20厘米厚的土层,这样的设置既能防止水的下渗,也能阻止莲藕扎向深层泥土,收获时很也方便。年5月4日,东时固村从临沂引进来了南斯拉夫浅水雪莲藕,5月底,水莲藕长出了浮叶和立叶,7月,池中开出了雪白的莲花,9月,莲藕喜获丰收。

  “一年的实践证明,每亩的荷塘用水量仅为露地菜的三分之一。我们在晚种一个月的情况下,水莲藕的亩产量还达到了多斤,按照当时的2-3元的市场价格,刨去成本,仅此一项收入就有多元”。杨永军书记高兴地介绍道,“比起经济价值,我们更看重的是其产生的生态效益。浅水藕的发展及防渗膜的运用,为村子留住了地表水,改善了村子区域小环境,使村子越来越有了灵气。之前村子里的青蛙已近绝迹,但现在每到傍晚蛙鸣阵阵,又恰逢夏季丰收季节,让人颇有一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惬意美满。”

  浅水莲藕的试种成功,给村民脱贫和建设美丽家园带来了新希望。年9月,东时固村在山东省扶贫基金会和腾讯公益的支持下发起了社会众筹,共筹集到5.万元资金。今年,东时固村运用这笔资金新建了12亩的浅水藕种植基地,村里的群众对其建设充满了希望,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工作,此项目带动了当地10余位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

  “今年我们‘水下种藕、水中养鱼’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正式开启。前不久我们成功投放了3万余条泥鳅苗,预计每亩可增收余元。另外,我们在荷塘周围建设了畜禽散养区,还从外地引进了大樱桃等经济作物。下一步我们村将整合全村的苹果园、梨园、葡萄园以及多亩的温室大棚,最终将把东时固扶贫产业示范园建生集休闲垂钓、观光采摘、娱乐旅游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基地。这也将使本地贫困户真正变“输血”为“造血”,不仅脱贫更要致富。”村支部书记张华林满怀憧憬地介绍道。(刘琳张周珊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xt/4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