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道旁风眠居

西湖的西北角,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清静幽雅,颇受艺术家们的青睐。故而,此地有栖霞岭麓的黄宾虹故居,有马岭山下的林文铮老屋,还有玉泉道旁的林风眠旧宅,它们都依山面湖,风光无限。

林风眠的旧宅位于植物园山门的北侧,是一幢青砖黑瓦的两层小楼。南面是台阶和大门入口,西边为一凸出之平房,朝北则是附属用房。室内的顶壁、墙面、地板都以本色木信板拼嵌,自然大方,返璞归真。据说整幢别墅是按照林风眠先生的创意设计建造的。

林风眠于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农家,祖父是石匠,专造石制墓椁、碑石。风眠儿时便当上了祖父的小帮手,祖父对他疼爱有加,整天叫他在一旁磨凿子,递榔头、学画图案、刻花样,还教了他许多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十七岁时,他离开家乡,赴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艺术专科学校。二十五岁,应蔡元培先生之邀,创办国立北京艺专,为最年轻的大学校长。颇得蔡元培的器重和厚爱,时常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

年春,西湖国立艺术院成立时,蔡元培着意让林风眠担任院长,当年他任校长的北大已成为新文化的摇篮,他有心把国立艺术院亦创建为新艺苑沃土。因此开学典礼时,他不仅偕夫人亲临,而且有意寓居西湖北山葛岭下林风眠的木屋陋室达五天之久,在此接待各界人士。此举无异于向社会推崇林风眠这位不可多得的艺坛英才,使之站稳脚跟,办好学校。

由于蔡元培的全力支持,林风眠与其他学者又热诚工作,从而使西湖国立艺专办得非常出色,培养和造就了不少美学人才,赢得了“艺术家摇篮”之美誉。林风眠在他的居所里植有竹、海、月季、玫瑰、菊花、鸡冠花、南天竺等花卉树木。在台阶的水泥条梁花架上,则又爬满了蔷薇、凌霄、紫藤等攀缘植物。花园的周围,还种了草莓、玉米、向日葵等蔬果。林先生于教学作画之余,常常自己动手,在花园里浇水、剪枝、锄草。有时,他还会指着这些花木,笑谓人曰:“这是我作画的模特儿。”他曾说:“要画好花,有条件不妨自己也动动手,种种花。画花的人,应当比别人爱花、惜花。只有这样,画起花来才有感情,才能画好花。”

20世纪50到60年代,林先生寓居上海南昌路,寓所虽然没有了花园,也没有了草地,但他仍爱在门前、家中,特别是在画室内,摆上几种瓶花或盆花,如葛兰、绣球、玫瑰、月季、瓜叶菊等四季花卉,让自己的家充满花的芬芳,洋溢美的气息。

花,是林风眠笔下出现最多的画题。在林先生的画作中,常常可以看到那密密麻麻的一大堆花,也不乏疏疏落落的两三朵花。林先生赋予了他画中的花深刻、美好、丰富的内涵,或描绘人间悲欢离合,或寄托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在临终前曾有过表示,要“将自己的骨灰用作养花的养料”。林风眠的一生确与花结有不解之缘。

戳“阅读原文”可购买《姜白石诗词全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xt/6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