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笔记滇池边的石城,是自然学校

年,是魔幻的一年。

年7月,我们在滇池边的石城,

开启了年度绿种子计划,

期待,更多的年轻人走入自然,

重新审视自然与人,

以及,记录自然。

在驻足的那一瞬间,

忘记我是谁。

01

散落在大地上的种子

我相信每一位走入石城的伙伴,

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

大家在自然里席地而坐,

分享着彼此的故事。

欢迎来到林间博物馆,

每一方手帕底下,

都是自然的宇宙,

超越了时空,

等待着你的发现。

我远远的望着他/她们,

就像散落在草地上的珍珠。

在自然里,

心,随着大地的起伏而平静,

草地上的线条随之入画。

拿起笔去记录自然,

一切变得自然又自然。

02

白天,去拜访自然朋友

过路黄,

在山间的小道旁静候着;

沿阶草,

开着细碎的串串花儿,

隐没在沿阶的草丛里。

我们的自然朋友,

或含蓄,或张扬,

或热情,或冷淡,

或谦逊,或高傲,

……

不管你来不来,

它总在那里,

静静绽放着属于它自己的魅力。

草地上,

总有那无数大大小小的生命,

无论我们感受到与否,

它们都默默地,

在等风来,

在等待着它们最后的归宿。

03

黑夜,去寻访暗夜精灵

夜幕降临,

石城进入暗夜空间,

带上手电,

我们去寻找暗夜精灵。

有的,

在密林中“耍朋友”,新的生命即将到来。

有的,

在网中成熟,迎接羽化的那一刻。

有的,

潜伏在枝干,悄悄地将自己伪装起来。

有的,

单独行走在夜间,寻觅填饱肚子的美食。

有的,

还在等待~

胖胖的“铁豆虫”

还在勤勤恳恳的啃食树叶。

它上方的叶子,已然是衣裳褴褛。

04

清晨,在鸟鸣啁啾中散步

二〇二〇年七月三十日的石城,

六点三十分天已经大亮,

此时鸟儿们也开始了清晨的赛歌会。

我开始去拜访日日路过,

却并未仔细去观察的自然伙伴——

白色的“地雷花”(亦被称为紫茉莉、晚饭花)

还在争相开放,

向路过的访客们呈现出它独有的风姿,

藏宝屋下方的南天竹,

也正展示着它的几何之美。

还有多少最熟悉的自然,

是我们最陌生的呢?

05

看着你,看着你,看着你

快乐的冬瓜猪,

我看着它,

它看着我,

一边啃食卷在栅栏上的牵牛花嫩叶,

一边张望着其它地方不同种类的藤蔓,

一边追逐着同样在找寻食物的鸡群,

忙的不亦乐乎~

轻轻呼唤它,

它便跑来,

看着你、看着你、看着你……

06

一起斗草,抖草

我说,

完全分不清禾本科杂草。

南烛说,

没有嘛,仔细看他们,是很不一样的。

果然,不仅不一样

还可以有很多玩法。

搓一下叶子,

看谁搓的叶子留下的叶脉最长?

和小伙伴一起,

各撕一头,看看能否撕出一个“自然相框”?

呵,

斗草真好玩!

抖草是什么意思呢?

期待匆匆两天之后,

各自奔走散开的绿种子们,

能够继续在大地上,

散了又散,聚了又聚,

走自己的路,找寻最原初的自己,

在这片沃土上,

生根,

发芽!

关于我们

在地自然教育中心”成立于年10月。我们的使命是提供本地化、生活化的自然教育课程及活动,为青少年、儿童、亲子家庭搭建共同成长及相互陪伴的平台,启发参与者对自然的情感与尊重,培养我们应对环境问题、教育问题以及个人成长方面的洞察力和行动力。

在地有三层含义:脚踏实地,立足于本地,以及重建孩子和大地的联系。

我们相信自然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而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在自然中的观察、探索、宁静和喜悦对他们的成长不可或缺。只要提供适当引导,每个人都能在自然中得到潜能的释放,与自然重新产生连接、对话,发展健全的个性。

●自然教育是在自然场域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帮助参加者提升对自然的认知,建立和加强与自然的联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xt/8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