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竺往事

点击“茶亲”   崇恩演福寺古名“南天竺”,位于风篁岭东麓的里鸡笼山前。这是一座陏朝开皇年间(-)创建的佛寺,开山祖师、天台宗著名高僧真观住持弘法。   “南天竺”的寺名,出自寺的位置相对于香林茶的产地天竺寺而言比较靠南,其规模并不在天竺寺之下,寺址包括今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的范围和该馆东、南侧的大片茶园。   南宋淳祐八年(),宋理宗赐题南天竺寺名为“崇恩演福”。咸淳四年()以后,权倾朝野的太傅平章、魏国公贾似道捐施巨资扩建全寺、增造殿堂。第二年,由宋度宗御书寺额并制成巨匾。   南天竺寺早先紧傍由西湖西岸去往龙井的大路,南宋时路口还建起一座城门式的“南山禅关”,起初题额称“龙井路”,元末改题“南天竺”。   南天竺在元朝的前至元年间(-),从禅寺恢复为天台宗教寺,由当时佛学造诣很高的一批被尊称为“明师硕德”的僧人主持,前来研习天台宗佛法的僧徒为数甚多,因而有“教海”之称。但到后至元年间(-),寺毁于火。至正(-)初年,全寺殿堂楼阁塔院重建一新,至正末年却又遭火焚毁,只剩下佛海塔院与夕佳楼两处。   明朝末年,夕佳楼与佛海塔院终于也难逃毁圮的厄运,只剩下一片空旷基地。其后虽屡有兴复,但一直未能恢复到全盛时的规模。20世纪50年代,遗构被拆除,只有“南天竺”的地名留传下来并至今仍在使用。   元朝诗人虞集的《次邓文原游龙井》一诗,是直接记写西湖龙井茶的重要作品和史料,诗中有“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一句。“澄公”,就是南天竺寺高僧湛堂(“湛堂”是他的号)。澄公俗姓孙,后又得封号“佛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他经常在寺中以茶待客。但在虞集诗中,还有“徘徊龙井上”的说法,因而人们以为“澄公”似乎应当是龙井寺的僧人。清汪孟鋗《龙井见闻录》中说:宋元以来,龙井、演福两寺都曾经被毁,可能龙井寺与演福寺同在“龙井路”上,相互毗邻,或者也有可能元明之交两寺一并归属演福寺名下,或者它们之间存在所谓的“下院”、“子院”(分院)的关系。   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元代著名文人黄溍的《演福寺记》中,特别提到他与友人到南天竺寺中“鬻茶”,这是直接而又明确地记载到西湖龙井茶原产地购买茶叶的史料信息,尽管当时龙井茶还不出名,但据此,龙井之地产茶并已有茶叶交易可以上推到元朝。   南天竺寺虽然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这所古老的佛寺位于西湖龙井茶原产地的核心地带,寺僧曾经与龙井茶的兴起和品赏、买卖直接有关,而且寺址周围,自元朝以来茶园渐次增多,这些茶园都成为西湖龙井茶的重要原产地,在龙井茶“狮”、“龙”、“云”、“虎”、“梅”的区域划分上,属于“龙”字号产区。   年,修筑自外鸡笼山到龙井寺、龙井村的机动车绕山公路即今龙井路,改变了当年去老龙井访辩才法师或游龙井寺一般只能走三台山、大麦岭或黄泥岭等山路后沿龙泓涧前行的走向,且路基一段穿越南天竺寺址,寺址东部和南部被开辟成茶园。年,南天竺寺址路西侧余地辟为浙江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建有徐锡麟、陶成章、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之墓等。年,在墓园内建成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佛寺的风貌至此了无可寻。但是,纪念馆前成片的龙井茶园,纪念馆旁茂盛的翠竹,依然可以让人追想古刹当年的盛景。每年清明前后春雨纷飞之时,前往“龙井问茶”景区的游人,一路行至此地,往往可见茶山上紧张忙碌的采茶女们的身影,还可闻到附近双峰村、翁家山和龙井村的茶农们炒制西湖龙井新茶的阵阵馨香。素女会所在地,有幸在此。素女会门前七棵古樟树,见证着历史。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贵阳哪家医院好
怎么才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jz/3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