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行道与易行道一

难行道与易行道(一)NAMOAMITUOFO

龙树菩萨与《易行品》

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这些是善导大师这一法脉的源头,也是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中有一品叫作《易行品》。其中最著名的论断,就是把一代佛法分成“难易二道”——难行道与易行道,目的是帮助我们抉择,舍弃难行,选择易行。

龙树菩萨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他于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七百年的时候,诞生于南天竺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从小就天资聪颖,对于世间的所有学问——文学、医学、道术、天文、地理,没有不通达的。他一开始并没有接触佛法,因为印度外道很盛行,所以他学了一种隐身术,然后就和三位朋友潜入王宫侵凌美女,久而久之事情败露,中了国王设下的埋伏,险些丧命,由此他悟出欲为苦本,断然出家。

出家之后,他用90天时间通达了小乘三藏,又寻访雪山高僧,求学大乘佛法,不久也完全通达,得大辩才,于是起了骄慢心:看来佛法也不过如此。

接下来就讲到他的名字——龙树。为什么叫龙树呢?始生树下,由龙成道:他的妈妈在树下生了他;他的得道因缘就是大龙菩萨把他接到龙宫——佛法的经典不仅在世间流行,龙宫里也有保存,天上也有,就像寺院的藏经阁一样,不过比人世间的更为丰富。大龙菩萨就把龙树接到龙宫,龙树一看,这么多经典,浩若烟海,他彻底叹服了。

《华严经》就是龙树菩萨从龙宫里取出来的。《华严经》有三个版本——广本、中本、略本。广本、中本卷帙浩繁,人类根本无法诵持,龙树菩萨就取了略本,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华严经》。

龙树菩萨深入大乘教理,得无生法忍,大龙菩萨就把他送回岸上,他就要开始弘法了。但是当时的南天竺王承事外道,毁谤佛法,龙树菩萨就应征入伍,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国王就注意到他,问:“你是何人?”

“我是一切智人。”

国王大惊,问:“一切智人,那你知道现在天上在干什么?”

他说:“天人和阿修罗正在打仗。”

“你怎么知道天人和阿修罗正在打仗?”

他说:“不信你看。”接着,只见阿修罗的残肢和兵器纷纷从天上掉下来。国王就信服了,受其法化。

龙树菩萨是位了不起的大德,被尊为“八宗共祖”“释尊第二”。不但净土宗,中国的大乘佛法八大宗派都共同推举龙树菩萨为祖师。大乘八宗都能在龙树菩萨的著作里找到理论依据,找到源头。

龙树菩萨虽然八宗并弘,但他本人信仰的归宿在哪里呢?根据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里的预记,龙树菩萨是归心极乐世界:

南天竺国中,

大名德比丘;

厥号为龙树,

能破有无宗。

我们凡夫就堕落在“有见”和“无见”当中。龙树菩萨著有《中论》《百论》《大智度论》等,这些都是站在空宗的立场上破有见的;还有像《十住毗婆沙论》,则是站在有宗的立场上破无见的。“有见”“无见”是我们凡夫的执著,如果讲“有”,就认定实有;如果讲“无”,就认定实无,这样就不是佛法的中道。龙树菩萨破斥凡夫“有无”之见。

世间中显我,

无上大乘法;

得初欢喜地,

往生安乐国。

龙树菩萨现生证入“欢喜地”,就是初地,又称为“不退转地”,可以分身到百千佛土去,智慧、德行已经是不可思议了。

这样一位大德菩萨,他是选择极乐世界作为最后的归宿。不要说龙树菩萨,就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也都如此,十地菩萨共同选择极乐世界作为往生的净土。

摘自网络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tianzhua.com/nzjz/6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