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能控制 http://m.39.net/pf/a_4624569.html
-8-12上海城规院
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
前文链接:
0.海绵城市百家争鸣1.专项规划指标管控2.顶层设计绿色之路3.同舟共济大小海绵4.镇江试点经验教训镇江的试点区是这个范围,基本上是老城区。试点城市申报的十个月前,镇江就着手旧区海绵改造。因为旧区雨污合流,夏天下雨后,排出来的是黑水,金山湖这个地方正好是旅游区,沿湖有金山寺、焦山寺和西津渡等景点,游客和居民投诉很多。
年3月,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我参加镇江市初期雨水调蓄池前期方案评审,结论是:调蓄池造价高且不能解决内涝,减排和提标要分开,地上和地下要结合。
所以年10月,镇江市开始3.8平方公里的生态排水和面源污染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金山湖南岸江滨片区的江二社区各位先行试点:
原来的停车场不透水,左下图是假透水,下面实际上水泥;表面看是透水砖,实际上水是透不下去的,而且你看右上图,停车场地坪又高于周边,因为它是水泥多次浇上来的。
他们希望能够做成右下图这个样子,就像国外一样。
5月5日上午中美海绵城市镇江实践大会,下午现场:
照片上的生态停车场刚刚做好,植物的遮阳布还在,为了开会参观抢出来的生态停车场。
5月4日抢种植物,
5月3日地面透水铺装;透水砖下面的文章,
透水砖7-9公分,但它下边有五六十公分的砾石,分细颗粒和粗颗粒。而且为了增加蓄水,下面还布置一个有孔的花管,雨水可以透进去也可以渗出来,所以这里面有很多的细节。
4月29日平整了,倒水下去,很快就渗下去了。
这是4月28日的施工照片,
照片中的红圈看到吗?是为了加快下渗而增加的垂向花管。
4月27日,小区屋顶雨水把它导过来,渗下去。
花管外面包土工布,是为了防止细颗粒黏土进花管。
花管的孔怎么打?外面要不要包布?又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建海绵城市有地域性差异,跟土质有很大关系。
看4月26日这张图,为了增加蓄水量,右下图白色土工布下面的蓄水构件。
你看施工过程是挖下去,然后垫层再做上来。
透水铺装下面就是整块大海绵。
4月24日和23日的开挖,22日一边测量一边施工。
从4月21日到5月5日,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施工,生态停车场LID改造就做好了,但是前期工作花了半年多,因为要跟居民一家一户去协调。
江二社区LID改造好了后,经历了几次暴雨的考验。这是6月29日的一次暴雨,这是旁边古城路上,没做海绵城市的小区积水了。但是LID改造后的江二停车场就不积水,东方卫视还专门做了一个采访,年9月5日播出,未改造和改造区域积水情况的对比。因为雨水全渗下去了,五六百毫米的雨水都没有问题,因为生态停车场下面都是空隙,雨水花园下面还可以蓄水。
这个雨水花园底下可以收集雨水,下边就是刚刚说的那个蓄水构件。
雨水花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改进,植物没选好。这是年9月2号我去现场拍的照片,植物稀稀拉拉,居民甚至种了芋头。
因为前面选了喜阴植物南天竺,夏天太阳一晒,停车场热的要死,南天竺就晒死了。玉簪和细叶芒长得还可以,芋头最好种。
还有一些细节,包括营养土的配方。为了让植物能够长得好,下边要配营养土,如果配比不好的话,出水的氨氮浓度就会超标。所以镇江的江二生态停车场试点项目做好了以后,马上监测同步跟进;看这个水质监测数据,氨氮超标了。
年3月9号,我又去了江二社区,看整个江二社区包括9栋老建筑,LID改造的设计及施工情况。这是排水总平面图:
这是雨水立管平面图,
下面是北侧雨水立管断接后,进入雨水花园的设计图和施工照片:
上面这张图的右下部分,是南侧雨水立管断接后,进入雨水花园的设计图。
这是雨水花园布置总平面图:
下面是江二社区最北侧雨水花园的两张照片,种下的树被居民推倒,
下面是改造后的透水铺装,以及给居民重新安装的不锈钢报箱。看到大面积铺好后的波浪状透水砖,恍惚之间,有一种到了水边的感觉:
这种透水砖有10公分厚,设计成波浪状花纹,利用两块砖之间的缝隙透水,缝隙面积达到8%,不容易被堵,每平方总造价元人民币。透水砖直接铺在砂砾上,下面不要水泥浆,因为这种砖比较厚,能够自己找平。
下面是第九组雨水花园群的平面图及照片,
下面是第九组对面的,第四组雨水花园群照片,
雨水花园面积比例分析如下,下图右是第九组10个(合计m2)和第四组7个(合计m2)雨水花园的面积:
雨水花园的总面积(m2),超过江二社区总面积(m2)的21%,占了两栋建筑之间场地面积的60%!
3月16号在深圳大学,赵江院长的答复是因为课题研究需要,试验老旧小区如何通过LID改造,能有效应对“30年一遇暴雨”。
下面是3月24日,我和江二设计主管的对话:
赵敏华:3月9号在镇江,郭振泰老师也说,模型计算6%足够。浙江温岭东部新区,计算是5%够了。
江二设计主管:是的,我们也在小区设计中测算过,7.5%就能达到径流控制指标。
赵敏华:3月9号听课后,我又去了江二社区,你们设计的雨水花园,数量太多面积太大,一个个大坑看上去很不舒服!难怪居民把树推倒,所以说“虚高指标害了海绵城市”。”
由于活动场地实在不够,按照居民的要求,在雨水花园上面搭活动平台,红圈内是活动平台的基础:
在上面这张图的基础上,按照居民要求搭出来的平台是这样的:很漂亮,很受居民欢迎,但造价增加不少。
所以海绵城市排水防涝,一定要“精细化规划设计,大中小海绵搭配”。可以参考“美国雨水管理标准-技术体系关系图”
透水铺装和雨水花园等组成的小海绵是源头控制;加上管网及泵站系统组成的中海绵,可应对3到5年一遇的暴雨;碰到20年以上的大暴雨,一定需要由河湖水系、城市竖向和绿地湿地等系统组成的大海绵。
年7月12日我又去镇江,评审历时二年的《金山湖区域生态排水防涝、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示范》
年6月立项,这是成果鉴定材料,7月12日上午评审结束后,下午又去了江二社区现场。3月9日和7月12日两组照片对比:
因为年5月生态停车场完成后,到了年下半年,就着手做江二社区九栋房子的生态化排水改造,因为涉及到千家百户,比前面的生态停车场改造更难。
这是LID改造设计图,主要是对雨水立管进行改造,这是改造立管的图例,立管的改造采用断接技术。
下面是北侧边界的雨水花园,就是把北边的雨水立管断掉,接到雨水花园里边来。上面是3月9日拍的照片,下面是7月12日的照片,也是这个地方,接到北边界雨水花园,外面布了一些碎石防冲。
这是南边立管的断接图,因为南边有阳台,这样接到雨水花园。
3月9日的照片,位于江二社区的北边界,西南到东北一长条的雨水花园:但树怎么不种上去?设计负责人说树种上去过,被一楼的居民推倒,为什么推倒?我下面说,所以树就倒放在那。
7月12日去看,树种好了,绿化看上去不错。
两个雨水花园是接通的,这三根管子把它们连起来,3月9日照片,盖子被偷掉,因为盖子是铸铁的,其实这个盖子很难看,你看它下面,如果有杂物进去,把下面沉淀物清理一下即可。雨水从这个孔溢流到排水管,再通过管道排到外面的市政雨水管。但是很少溢流,因为雨水大都就地消纳了。
北侧雨水花园看好后,再往里面走,看到什么呢?两边原来的小花坛改成透水铺装,报亭改成不锈钢。
小区道路不透水,两边改成透水铺装,大面积的波纹透水砖,恍惚之间有到了水边的感觉。
透水铺装用了最简单的波纹砖,这是东方卫视年9月5日的报道:十公分厚的波纹水泥砖,利用砖和砖之间的缝隙透水,因为波纹缝隙率达到7%~8%,基层上面再铺沙砾,透水砖直接铺在沙砾上,价格很便宜,水泥砖也就五六十块一个平方,下面的基础一平方米一百多块,加起来两百元一个平方,而且效果很好。
这是下雨后的照片,透水效果和景观都很好。
这是3月9日去现场拍的,从不同角度拍的一组照片,看到的全是一个一个的坑,树堆在那,也不让种。因为雨水花园的坑挖得太多、太深了,两个房子当中的大部分面积是坑。居民活动的场地都没了,只剩下一个过道,你看停电动车也不方便,就停在过道中。
由于活动场地不足,居民要求搭一个活动平台;当中和右边两个红圈,就是活动平台的基础。左边红圈有三根管道,把两个雨水花园连通起来。活动平台搭好了,还是蛮漂亮的,平台下面是雨水花园,但搭平台要花钱。
看下面一组照片,从门洞外面向里面拍,看到的也是一个一个坑,对应设计图中RY9-1到RY9-10的9系列雨水花园。
7月12日去看还可以,但是3月9日没种绿化时,雨水花园挖的坑确实难看,一个一个的坑,土露出来。
上面RY4-1到RY4-7的4系列雨水花园,3月9日照片中雨水篦难看,7月12日绿化种上去后还行。
照片中的一小块活动场地和几个花盆,居民不让动,这一家比较难搞,因为他本来就有这几个石凳子,所以就留着了。
为什么会做这么多一个个的雨水花园?这是赵院长给我的设计图,切出4系列和9系列的雨水花园:右边9系列编号RY9-1到9-10的10个雨水花园,面积加起来是平方米。编号RY4-1到4-7的7个雨水花园,面积加起来是多平方;均占了场地面积的60%多,就是两栋房子当中60%多的面积(平方,占小区总面积平方米的22%),挖成一个一个的坑。
所以你就理解了,为什么雨水花园刚刚挖出来时,居民把树推倒?因为实在太难看了!看到的全是坑,然后活动场地也没了,停车也不方便了。后来一家一家做工作后,再把树种上去,当然现在做好了,感觉还不错。
后来我问挖那么多坑干什么?如果控制年径流总量80%,每次只要蓄住30毫米的降雨,用不着那么多坑啊!
回答报这个课题时,里面有一条是排水标准“从2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我说有没有搞错,小海绵怎么可能解决30年一遇暴雨呢?但是课题指标里确实有。
7月12日我们评审时,把“从2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暴雨”改为“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暴雨”,光靠LID小海绵,排水标准从2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那是胡扯!
为了达到这30年一遇的目标,挖了这么多坑,30年一遇也达不到,勉强达到十年一遇,但是没必要;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所以居民把树推倒。但正好他们做了这个实验,才成为我讲课的素材。
这是美国的雨水管理标准体系,源头减排就一年一遇,洪水是50年、年一遇,是一个配套体系。
这是我跟江二设计负责人的对话,3月9日我在镇江参加镇江规划院培训班,郭振泰是台湾大学的退休教授,过来帮镇江做LID模型的技术顾问,所以我去听课,课后再去江二现场。
郭老师他们计算雨水花园占总面积的7.5%就够了,但是江二占了22%,所以虚高指标害了海绵城市。
温岭东部新区的联合齿轮厂的实践也证明,只需要动土6.9%做成雨水花园,就足以消纳全部厂区面积的雨水,但需要精细化设计。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