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本文作者李芳民教授
摘要
佛典阅读是文人接受佛教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其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显示其佛教的接受情况。从李白作品看,其可能阅读过的佛经典籍应不少于16部,并大致经历了开元、天宝及至德后至病殁时期三个阶段。三阶段的接受特点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从一般性的阅读接受到佛理探求、禅悟体验,再到兴趣逐渐消退的发展过程。就作品的文学表现特点来看,一是社交应酬性作品较多;二是诗文的佛典语汇运用体现了其学佛习禅的知识积淀,但因其接受佛教思想的有限性,故作品的意义世界并未因此而发生根本的变化;三是因佛教思想未能进入诗歌的意境创造,故未能形成诗禅融合无间的诗歌意境。
关键词
李白;佛教接受;佛典语汇;文学表现
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唐代文人所受到的思想影响往往是很复杂的,而李白在这方面最为典型。就李白的一生看,儒、道、佛、仙、侠、纵横等家思想,都对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但相较而言,佛教对于李白的影响则要更为复杂些。如何估量佛教在李白思想中的地位,向来认识上并不一致。龚自珍论李白有一段为人所熟知的话,谓:“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其斯以为白之真原也已。”(《最录李白集》)其中揭示李白与庄、屈及儒、仙、侠之间的关系,而未及佛教。刘熙载也说:“太白早好纵横,晚学黄、老,故诗意每托之以自娱。”亦不言佛教对白之影响。近代以来,李白与佛教的关系问题虽引起了学界的